事业编转为公务员的四条路

耐得住风刀霜剑的相逼,才配得上明媚鲜艳的风景。同样,作为一名事业编人员,如果想转为公务员,没有朝乾夕惕、勤勉苦干,也是很难如愿的,今天,我们结合目前中国的法规政策来梳理下,一名事业编人员需要怎样的途径才能转为公务员,实现身份的华丽转身。

一、高速路——省考、国考

这条道路,目前是大家最为熟知的,同时也是作为一名普通事业编人员最能快速解决身份的最佳途径,所以这里不再赘述,不过这里需要提醒的是,目前的公务员服务期限制以及管理收紧,对于普通人而言,“一考定终身”的趋势越发明显,所以在参加省考、国考的时候,要谨慎选择自身报考的岗位,切勿为了“上岸”而“上岸”,以免后悔。

二、省道——选拔类考试

这条路的全程是面向“三类人员”乡镇领导班子成员选拔考试,主要面向三类人员,简单表述就是县以下事业编制人员、村官、三支一扶志愿服务人员以及村书记(村主任)等三类人员,如果同学现在是县以下的事业编制人员,请务必注意此项考试,这项考试目前在一些省份已经是常态化考试,通过此项考试,不仅能实现身份的转变,而且还能一步到位成为乡镇班子成员,是一条非常难得的提升途径。

三、“馅饼”路——单位改革

这条路,主要是面对所在单位是全部承担行政职能或者主要职能为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近几年事业单位改革的进行,如果所在单位为全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在机构改革中转化为行政机关,那么意味单位所在事业编制人员,只要符合转化条件(一般要求为干部身份,进入所在单位途径合法合规)就有可能按照政策要求,经过相关部门一定流程审批,完成公务员登记,其个人身份就从事业编制转为公务员编制。

目前还有一种主要职能为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这种事业单位多见于执法辅助机构,比如XX执法大队等,但是根据目前政策,有概率能转变自身身份的只有五大执法领域(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其他领域执法事业编制人员想转变身份,机会微乎其微,目前一些发达地区其五大执法领域机构改革中事业单位人员早在多年前就已经转变为行政执法类公务员,所以,如果你目前是五大执法领域事业编制执法人员而且还是干部身份,其实未来还是存在一定概率转为执法类公务员。

四、“陈仓”路——调任

这条路,对于普通事业编制人员而言,基本上是不可能走,因为条件高、限制多、指标稀少,甚至多数人都不知晓有此路的存在,所以此路名为“陈仓”路。

根据中央组织部最新的《公务员调任规定》第二条、第第六条第四项、第六的规定,调任的人员的核心条件如下: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调任,是指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四级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层次的职级。

第六条…….(四)具备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规定的晋升至拟任职务职级累计所需的最低工作年限。专业技术人员调入机关任职的,应当担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或者已担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五)调入中央机关、省级机关任职的,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调入市(地)级以下机关任职的,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六)调任厅局级领导职务或者一级、二级巡视员及其他相当层次职级的,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调任县处级领导职务、县级和乡镇机关乡科级领导职务或者一级至四级调研员及其他相当层次职级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调任其他乡科级领导职务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从上面的表述以及实际情况,事业编制人员调任公务员其实有如下限制的:

第一、人员职务或者职称限制。事业编制人员其职务最少为管理八级(也就是事业副科)或者职称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

第二、年龄限制。事业副科调任乡镇班子成员的年龄上限为50周岁,调任其他机关年龄上限为45周岁。

第三、学历限制。最低学历为大学专科以上。

第四、指标限制。这条限制不在规定里面,但却是目前调任的一个难点的难点,目前很多县区事业副科调任的指数,一个县区一年是不会超过10人,甚至一些县区,指数可能只有个位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