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活过“下半场”吗?

在行业里很多场合或语境中,“下半场”成了一个时髦词。比如:
去年10月30日,韩后创始人王国安在朋友圈写了《我的一封家书》,在信中他预测,中国化妆品行业进入到了下半场,未来能改写化妆品行业历史的,是不仅懂资本,同时又要懂化妆品,还能用资本的人。
2016年,屈臣氏中国首次出现全年营收负增长,本土化妆品店也发现生意变得不那么好做了,品牌商纷纷感叹黄金时代正在流逝,中国化妆品零售进入下半场。
“进口品潮”和“新国潮”,谁会是中国化妆品市场下半场的“泡沫”?谁又将崛起成为主流趋势?行业争论不休。
2019年,洗牌局势更为严峻,“野蛮生长”的上半场不复存在,化妆品行业正在进入下半场。
下半场,似乎成了一个万能词,适用于任何人、事、物上。当你面对提问不知如何应对时,直接来一个“下半场”吧,说不准还能让你逼格满满呢。
那既然有“下半场”,就有“上半场”。下半场究竟是一个什么场呢?与“上半场”有什么差别呢?C君不揣冒昧地做了一些归纳和概括。不到之处,还请各位看官指正和补充。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