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千古之谜:以德报怨,到底啥意思?
相关推荐
-
【第340期】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35章》怎样理解孔子主张的“以直报怨”?
音频学<论语·宪问篇第35章>怎样理解孔子主张的"以直报怨"? 14·35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 ...
-
不是孔子和老子不够意思,有话不明说,而是你我不懂他们的意思
如果说1/1000的人理解到孔子的境界,那么可能只有1/10000的人能理解老子的境界,他们的言论影响了几十亿人几千年的时间. 普通人对他们可望而不可即,但都会参考他们的言论,去指导自己的生活,然而对 ...
-
孔子的“从心所欲”,为何可以“不逾矩”——儒家修为的终极目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看到头条朋友们在讨论,七十从心所欲,应该怎么做,众说纷纭,各有道理,但有些 ...
-
#每日学论语#14.34【2017-7-17】
#每日学论语#14.34 [原文]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 有人问孔子:"用恩德来回报与我有仇怨的 ...
-
论语:“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君子德风,小人德草”,是何意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的开篇第一句.宋代的朱熹对此评价很高,认为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q ...
-
这些诗句大部分人只知半句,常被误用,与本意相差甚远,建议收藏
娱乐围成圈 昨天10:23 古人有很多话我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断章取义,曲解了他们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有时甚至理解的完全相反.那么有哪些这样的例子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1.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
-
解读阿拉伯一地图,解开千古之谜,怪不得亚历山大未继续东征中国
引言:从古至今,有很多国家的头领,都拥有想要称霸世界的欲望.以前在公元334到公元324这几年之中,马其顿君王亚历山大就带领着自身的一众精兵强将,决策东征.这一路上他一往无前,解决了那时候极其强劲的波 ...
-
香港发现一青铜文物,上面铭文解开千古之谜:西施果然存在!
香港在回归之前,一直是内陆文物流向世界的中转站,著名的"清华简"就是在香港被发现.总而言之,当时在香港可以发现很多珍贵文物.上世纪90年代,青铜器鉴定第一人马承源,在香港就发现了一 ...
-
解开千古之谜:《黄帝内经》里的风寒,究竟是什么东西?
新型肺炎给笔者最大的启发,就是重新认识<黄帝内经>-- 原来以为她是中医的经典著作,没想到她也是西医的理论源泉! 前面文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导致新型肺炎的冠状病毒,在<黄帝内经&g ...
-
人死后到底去哪?阴间还是地狱?千古之谜,其实早就解开了
人有生老病死,这是因果循环,不可逆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尽头的,而我们常说好人死后上天,坏人死后下地狱,死后的世界真的有天上和地下之分吗?还是说真的有死后的世界吗?人们总说着死后就能和下面的亲人团聚, ...
-
武则天死后,立下的无字碑成为了千古之谜,最后被一农民解开真相!
古代时期的中国是一个封建国度,当时女性的地位都是非常低下的,在各种规矩陋习下,她们想要过好日子,只能靠找到好丈夫度过日子. 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武则天成功破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这样的成就是 ...
-
图解千古之谜: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和司马懿到底谁胜了?
三国时代战争史最大的悬案,是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胜负之谜. 第四次北伐胜负之谜 唐朝宰相房玄龄等人编写的正史<晋书>说司马懿战胜了诸葛亮,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亮宵遁 ...
-
人死后到阴间有亲人吗?他们会团聚吗?千古之谜,其实早就解开了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人都是害怕孤独的,而 ...
-
人死后会去哪里,能和亲人团聚吗?千古之谜,或许早就解开了
人死后会去哪里,能和亲人团聚吗?千古之谜,或许早就解开了 那么,坚信大家以前也考虑到过那样一个难题,人死亡以后思想会去哪,确实有阴曹地府那样的叫法吗.在阴曹地府他们究竟能否团圆? 这对大家平常人而言也 ...
-
千古之谜!成吉思汗到底怎么死的?死后陵墓在哪里?难道不存在?
千古之谜!成吉思汗到底怎么死的?死后陵墓在哪里?难道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