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故事-沈阳:红小兵回来了】

前几天,本号以《影像故事-瀋陽:失真了的雕像》为题,白发羊羔君以《雕像、雕像……》为题,先后介绍了沈阳市中山广场雕像的一些情况:

——在沈阳中山广场的中心区,有一组群雕,1967年11月始建,1970年10月建成,群雕的名称为: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群雕座基上林彪写的镀金主题词“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被敲掉了。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制定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不久,这座群雕被修改了许多,包括但不限于红小兵左手的浆糊桶和右手的刷子不见了。

被修改的地方有多处,修改后的红小兵形象变化尤甚。

雕塑中最初的红小兵形象,挽起双袖、腰系皮带,肩挎语录袋、左手拎着浆糊桶,右手拿着刷子,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真实、生动、准确地反映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那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全国在校的学生们停课闹革命,口诛笔伐上战场,开展革命大批判的场景,从一个侧面将五十年前那场群众运动“固化”下来。

修改后的红小兵形象,两手空握,似格斗、似踉跄,没见过原样的人们是看不出这个女孩是在做什,想要做什,很令人费解……

前天,《辽宁记忆二群》里有人说,中山广场上红小兵的形象复原了。这令我很“兴奋”。昨天,我冒着地表四五十度的高温拍下了下面这几张照片:

刷子回来了,浆糊桶回来了,一个完整的红小兵女生的造型复原了。

我走出三里地后又回到这里,仔细看了看浆糊桶的材质,材质并不是玻璃钢,似乎是一种轻体塑胶材料,我叩了叩,发出些类筒声。

看了看其他被修过的地方是否“复原”,没有,除了红小兵,其他都没有……

由于时间关系,没来的及和有关方面取得联系,详细咨询一下“浆糊桶和刷子复原”的情况。

也许是探索、也许是实验、也许是回复民意、也许是尊重历史、也许是完善艺术……,无论如何,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值得鼓与呼,传与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