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Horticulturae:西双版纳和昆明植物研究所共同揭示假鳞茎作为附生兰花的外源氮库

假鳞茎是附生兰花中常见的一种,有点粗大或加厚的肉质茎。氮可以从老的假鳞茎转移到年轻的假鳞茎,也可以在叶子和假鳞茎之间转移。

量化假鳞茎的氮分配和吸收对于理解兰花的生存和适应策略非常重要。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XTBG)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KIB)的研究人员量化了附生兰花(Pleone aurita)中氮的分配和吸收与氮供应的关系。他们发现,新旧生产的假鳞茎都可以作为外源氮的库,但前者的库活性要低得多。

他们的研究发表在《园艺科学》上。

研究人员调查了观赏和药用兰花P.aurita在三种氮水平下的生理表现、生物量分配和氮吸收。使用15N标记,他们比较了外源氮和储存氮的贡献,以及分配给每个器官的情况。

他们发现,叶片在肥料和老假鳞茎储存的氮中所占比例最大。无论外源氮供应如何,果实都倾向于使用假鳞茎贮藏的氮。叶片和假鳞茎对氮的吸收效率高于其他植物器官,但随着氮有效性的增加而降低。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范泽新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假鳞茎在金线莲的氮素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繁殖过程高度依赖于假鳞茎储存的氮而不是外源供应。”。

More information: Wei Zhang et al, Quantifying the nitrogen allocation and resorption for an orchid pseudobulb in relation to nitrogen supply, Scientia Horticulturae (2021). DOI: 10.1016/j.scienta.2021.110580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PaperRSS小编删除,转载请注明来源。

温馨提示:

为方便PaperRSS粉丝们科研、就业等话题交流。我们根据10多个专业方向(植物、医学、药学、人工智能、化学、物理、财经管理、体育等),特建立了30个国内外博士交流群。群成员来源欧美、日韩、新加坡、清华北大、中科院等全球名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