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看待欲望的?苏轼、佛印、王安石、宋神宗给出不同答案!
相关推荐
-
好帖!共欣赏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到大相国寺拜访他的好友佛印和尚,恰值佛印外出,苏东坡就在禅房住下,无意中看到了禅房墙壁上留有一首佛印题的诗,其诗云:"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面藏.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 ...
-
醒世文,半点禅
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 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 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 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 半亲半爱半苦乐,半俗半禅半随缘: 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 ...
-
佛印、苏轼、王安石、宋神宗,同写酒色财气诗,格局高低一目了然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在苏轼的朋友圈里,有一位法号为了元的和尚,因圆寂之后被宋神宗赐号曰"佛印禅师",所以后世习惯性称他为佛印. 这位佛印和尚,是北宋 ...
-
看看中国古人对“酒色财气”是如何理解的?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关于对"酒色财气"最有趣的理解: 苏东坡到大相国寺拜访他的好友佛印和尚,无意中看到了禅房墙壁上留有一首佛印题的诗,其诗云: &qu ...
-
宋代和尚佛印写了一首《酒色财气》诗,苏轼、王安石、宋神宗赵顼各和了一首,一针见血,警示世人
............................................................. 宋朝和尚佛印写了一首<酒色财气>诗: 酒色财气四道墙,人人都在里 ...
-
王安石《登飞来峰》意境深远, 苏轼向他致敬, 写出了一首千古名篇
宋仁宗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有一个江西人在浙江当官,任满回乡的途中路过杭州,写下了一首以"登高"为主题的七言诗. 在这首诗中,这位29岁的官员踌躇满志.万丈豪情.用诗歌讲述了 ...
-
苏轼与王安石两大才子书法
不二斋2018-01-23 20:23:42 北宋时期二位著名的政治家及才子苏东坡与王安石,因为在朝辅政意识形态及文学风格的迥然不同,导致个人是非恩怨不断,所谓文人相轻,苏王犹烈.好在二人在晚年能握 ...
-
三首怀古宋词,苏轼、王安石、辛弃疾,谁才是怀古第一?
(随便在某平台写了这篇,实在惨不忍睹,无奈抄袭猖獗,发在这里防抄,大家轻喷)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
中医如何看待欲望之病?
情志为病,欲望为病,属于特殊而隐匿的医学叙事. 女人身体与情志之病 至少到中国16世纪,一批医师如薛己等人,继承南宋女科专家陈自明的观点,将情志之病的主体,从<内经>时期的一般性描述,移位 ...
-
如果可以踏青的话,吟诵唐·杨巨源、杜甫、白居易、苏轼、王安石、唐·韩愈这八首诗词,岂不快哉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就是指春天到郊外去游览.美好的春天百花盛开,万物复苏,踏青的时候,如果能够吟诵上几句诗词,可以怡情,可以悦心,不亦快哉. 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
-
苏轼、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四人是什么关系?
北宋文坛最著名的四位文学家,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和苏轼,其中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又是"唐宋八大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同样奠定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 这四位老兄在 ...
-
苏轼与王安石互怼这么多年,最终见面和解时都说了什么?
在黄州时,苏轼给亲友李之仪写了一封信,信中坦承,他昔日"每纷然诵说古今,考论是非,以应其名耳.人苦不自知⋯⋯世人遂以轼为欲立异同,则过矣,妄论利害,搀说得失,此正制科人习气".此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