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超实用的制冷空调讲座
饱和蒸气

过冷液、过热蒸气

术语与单位
温度单位通常用℃表示(水的冰点为0℃,沸点为100℃),在计算热量时一般使用热力学绝对温度K。

压力
表压:(kg/cm2)⇒ MPa。是指压力表所指示的压力,大气压力为0。
绝对压力 :(kg/cm2abs)⇒ Mpa(abs)。是指将完全真空状态的压力定为0时的压力;绝对圧力=表压+大气压(0.1)。
过冷度・过热度
用冷媒的状态、压力,温度表示。

压-焓图
它是冷媒的地图,表示了冷媒的热力学性质(压力・温度・热量等)
压焓图作用:压-焓图绘制了制冷循环冷媒的状态变化,根据该图可以计算出制冷量、冷凝热量,判断出制冷装置的运行状态。




制冷循环和压-焓图


利用P-H图作制冷循环
根据以下条件画出压焓图:
·冷媒R22
·蒸发温度 5℃
·冷凝温度 50℃
·压缩机吸入冷媒气体温度15℃(过热度10℃)
·膨胀阀入口冷媒液温度45℃(过冷度5℃)





制冷循环的变化

冷凝温度(高压)的变化
高压为何会升高?高压升高的话会出现什么问题?

a、表示标准冷凝温度下的制冷循环能效比;能效比 q1/W1;
b、表示冷凝温度较高制冷循环;能效比 q2/W (减少);
c 、表示低冷凝温度的制冷循环(散热良好);能效比q3/W3(増加);

高压升高的主要原因

蒸发温度(低压)的变化

蒸发温度的变化

(a)表示标准蒸发温度的制冷循环;能效比是能效比 q1/W1;
(b) 表示低蒸发温度的制冷循环(吸热不好);能效比 q2 /W2(減少);
(c)表示高蒸发温度的制冷循环(吸热好);能效比 q3/W3(増加;

低压下降的主要原因

蒸发温度的变化

过冷度的变化

a)表示标准蒸发温度的制冷循环,过冷度为5~7℃;
・过冷度基本决定于灌入于系统内的冷媒量;
・冷媒量少(漏气,灌注不足),制冷效果下降,制冷量不足;
・冷媒多(充分灌注)高压压力高,过冷度变大,而制冷效果几乎不变;
b)冷却冷凝的出口液→过冷度增大制冷量提高,能效比也提高;
吸气状态的变化

(a)合适的吸气状态比饱和蒸气过热少许
(b) 吸气处于过热状态排气,马达等压缩机全部过热,寿命降低。
(c)吸气处于湿气状态压缩机压缩液体易损坏阀等。

配管压力损失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