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 何谓也? 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 天得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者,此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
相关推荐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二)
病会传的原因很多,绝大多数病会传经的原因就是心脏,心脏有两种,一种是心藏神,心意,也就是说与情志有关,心情不好,病就会传经,心情好就不会,还有一种就是心脏的功能受到影响,现在的西医治病上来就是抗生素, ...
-
今日夏至 | 阳至极时阴始生,静养当先!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块然抱愁者,夜长独先知. --白居易 今天迎来夏至节气!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0个,也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公元前七世纪,我们的祖先就采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确定了夏至--也就 ...
-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
从这段可知治肝有三个重点,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所以治疗肝病经方中就有三个方子.补它的时候用酸,如乌梅丸.助的时候用焦苦,像吴茱萸汤.吴茱萸性燥,是很焦苦的药,它能够止呕.如果是『甘味之药调之』 ...
-
问曰:病人先二三日发吐未愈,遂渐畏寒,又二三日逢未刻即寒冷,冷后即发热,大汗出,至半夜乃已,日日如是,人渐不起,气促,诸医照疟症治之不效者,何故?(郑钦安阳虚门)
问曰:病人先二三日发吐未愈,遂渐畏寒,又二三日逢未刻即寒冷,冷后即发热,大汗出,至半夜乃已,日日如是,人渐不起,气促,诸医照疟症治之不效者,何故? 答曰:此由吐伤胃阳,胃阳欲亡也.夫病初起即发吐,病 ...
-
金匮诵读丨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
赵以德注解 <经>谓五脏相传者,必是脏气因邪并之.邪正相合,发动则有余,故得传于不胜也.今乃云肝虚之证,知其传脾.然肝虚必弱,弱则必为所胜者克,奚能传于不胜也?<脏气法时论>曰 ...
-
王府宫女生下世子,却被王爷赶走嫁人,儿子当皇帝后也未享福
按理来说,每一个封建王朝都有开国皇帝,而每一个开国皇帝,都会拥有自己的开国皇后.然而,至少也有两个王朝是例外的,它们分别是东晋和南梁.这是因为晋元帝司马睿与梁武帝萧衍一样,结发妻子死在他们登基之前,出 ...
-
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
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不知其解,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 ...
-
问曰:癫痫起于何因? 答曰:癫痫二症,...
问曰:癫痫起于何因? 答曰:癫痫二症,缘由先天真阳不运,寒痰阻塞也.夫癫者,神之乱也,痫者,痰之阻也.二症大同小异,癫者言语重复不止,痫者不言不语若痴.按人身立命,无非活一口真气,真气一足,万窍流通, ...
-
学经典悟经典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此为...
学经典悟经典 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痈?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荣,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 ...
-
学经典悟经典原文: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
学经典悟经典 原文: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虫. 体悟:腹中痛一般是里证,寒证,故脉沉,如用四逆汤辈,或者是水或郁的原因,故弦,如用真武汤或四逆散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