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华:用生地治痹证心得

【顽痹之本 首重肝肾】

痹症,是风寒湿邪之气侵袭人体肌表,或身体亏虚导致气滞血瘀,经脉痹阻,以关节酸痛麻木、肿胀,甚则屈伸不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黄帝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

现内科临床上按照外感邪气和内伤因素的不同,常分为风痹、痛痹、着痹、热痹、虚痹等证候。姜春华认为,痹者闭也。痹症初期多是外感风寒湿邪之气为主,但是如果久不治疗,则会进一步发展,导致气血凝滞,痰浊内生,阻滞经脉,迁延不愈。

久病伤及肝肾,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不足,则筋骨失养。肝藏血,肾藏精化血,肝肾亏虚,精血内耗,营卫气血化生不足,则会进一步导致外邪内侵。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久痹是肝肾亏虚为本,风寒湿邪侵袭为标,虚实夹杂。

【重用生地 疗效神奇】

《神农本草经》对生地有“逐血痹”“除寒热积聚”“除痹”的记载。对此,姜春华认为:

一是生地具滋阴润络,凉血清营,补益肝肾之功,正好符合久痹病机,生地的养血作用又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二是生地本身有除痹作用;药理研究证实,生地有延长抗体存在时间的作用,是促进免疫功能的药物;而且又可调节抑制性T细胞的功能,从而阻抑自身抗体的形成,具有保护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并且指出“生地大剂量运用有激素样作用,但是并无激素样副作用”。

三是痹症多为风寒湿邪侵袭,治疗时必然要用到散寒除湿等温燥之品,生地甘寒而不滋腻,能够制约此类药物的温燥之性。

四是痹症日久最易伤阴,而其滋阴之功恰为此设。

姜春华治疗顽痹的生地用量为60~90克不等,大剂量可用到150克,还与小剂量川乌配伍,一寒一热,除痹功效尤速。笔者师其意,运用大剂生地治疗痹症一例,记录于下。

 【医案赏析】

杨某,女,71岁。

患者右腿疼痛多年,伴口干欲饮,纳差,便干,夜晚手足心热,时有腿脚抽筋,下肢浮肿,下午加重。舌质淡暗,苔少而干,脉沉弦细。此属肝肾不足,气血两虚夹寒湿痹阻。

组方:生地50克,玄参15克,麦冬15克,当归15克,元胡20克,郁金15克,鸡血藤45克,海风藤15克,络石藤15克,白芍30克,木瓜20克,伸筋草15克,制川乌10克,汉防己15克,僵蚕15克,鸡内金20克,桑寄生30克。10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后,患者大便正常,自觉胸腹通畅。下肢浮肿缓解,右腿能稍微屈伸。

组方:生地90克,川乌10克,全虫6克,蜈蚣2条,鸡血藤30克,白芍30克,海风藤30克,汉防己15克,威灵仙15克,麻黄10克,桂枝10克,黄柏10克,知母15克,槟榔10克,枳实10克。10剂,水煎服。

三诊:诸症均缓,舌脉如前,仍用前方。

组方:生地100克,川乌10克,全虫6克,蜈蚣2条,白芍30克,鸡血藤30克,防己15克,威灵仙15克,甘草10克,木瓜20克,麻黄10克,桂枝10克,桑寄生30克,菟丝子20克,当归15克,秦艽15克,五加皮15克。10剂,水煎服。

四诊:服上方后,浮肿消失。右腿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缓解,又言其咽喉部阻塞,小便不利多年,皮肤痒。苔少,中后部微黄腻,脉沉弦。

组方:生地60克,丹参20克,当归20克,桃仁20克,赤芍15克,石斛15克,鸡血藤30克,红花6克,牛膝15克,白芍30克,甘草10克,制首乌15克,白蒺藜30克,防己15克,王不留行30克。10剂,水煎服。

五诊:服上药后,大便正常,小便通畅,诸症平稳。改用益气补血,祛风通络法。

组方:生地60克,当归20克,川芎15克,白芍30克,黄芪30克,党参20克,茯苓30克,薏仁30克,鸡血藤30克,麻黄10克,桂枝10克,秦艽20克,威灵仙15克,五加皮20克,牛膝15克,王不留行30克。10剂,水煎服。

总之,患者服用以上方剂,历时2月,终获痊愈。

笔者在此治疗过程中,始终大剂量运用生地,坚持补益肝肾与散寒除湿、宣痹止痛并进,并且注重藤类药和虫类药的运用。正如姜春华所指出,顽痹的水肿必须要活血利水方能奏效。由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小便不利,水肿、皮肤瘙痒等症,故用王不留行、汉防己、白蒺藜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利水之品。

(责任编辑:高继明)

(0)

相关推荐

  •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验方【三】

    方13 组方:黄芪30g,熟地黄15g,白术15g,白芍15g,生姜15g,桂枝12g,知母12g,防风12g,制附子(先煎)9g,炙甘草9g,麻黄6g. 加减: ⊙寒热夹杂型,加黄柏10g: ⊙痰凝 ...

  •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验方【六】

    方34 组成:白花蛇1条(约5g),乌梢蛇100g,全蝎20g,仙灵脾20g,杜仲20g,防己20g,秦艽20g,鸡血藤20g,地龙30g,黄芪30g,蜈蚣2条,地鳖虫10g,桑寄生50g,当归50g ...

  • 【姜春华:地乌蠲痹汤-痹证】

    姜春华:地乌蠲痹汤-痹证 (组成)生地黄60g,制川乌(先煎15分钟)9g,威灵仙9g,蚕沙15g,秦艽15g,乌梢蛇6g,怀牛膝9g,豨莶草15g,五加皮15g,独活9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

  • 姜春华地乌蠲痹汤治疗痹证医案

    [组成]生地黄60g,制川乌(先煎15分钟)9g,威灵仙9g,蚕沙15g,秦艽15g,乌梢蛇6g,怀牛膝9g,豨莶草15g,五加皮15g,独活9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重者每日2剂,分4次服. ...

  • 名老中医姜春华【治痹方】重用生地治疗坐骨神经痛的验方

    1965年先生应巴基斯坦传统医学会邀请,赴巴访问并作了学术交流.1990年被中央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必须继承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之一,1991年被国务院认定为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批准享 ...

  • 姜春华证治经验

    一.急肝胃热为本,推崇大黄草药 慢肝邪恋正虚,祛邪扶正化瘀 (一)急性肝炎胃热为本,亟当清热解毒 急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等类型,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古人很早就观察到黄疸一症,其中就包括本病. ...

  • 名医姜春华:治喘须分寒热虚实 专方截治重在补肾

    这样我们的推送才能继续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不然的话你我就要相忘于江湖了

  • 姜春华治乙肝经验方

    一.三合一方 组成:本方由三类药物构成,故名三合一方.即扶正培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三类药物.根据患者体质与病情,先生将此三类药物拟订了甲乙二方. 甲方:益气解毒活血祛湿,适用于气虚湿滞者. 党参15 ...

  • 姜春华治乙肝的5首经验方

    一.三合一方 组成:本方由三类药物构成,故名三合一方.即扶正培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三类药物.根据患者体质与病情,先生将此三类药物拟订了甲乙二方. 甲方:益气解毒活血祛湿,适用于气虚湿滞者. 党参15 ...

  • 拜谒姜春华:一张治坐骨神经痛验方,一席难以忘怀的谈话

    中医界有"北任南姜"之说,此说的来龙去脉我不知道,但任应秋.姜春华先生是学验俱宏.著述颇多.泽被后学.誉满杏林的大医,崇敬景仰之心便由衷地从这四字中流露出来. "生不用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