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桥乡棠树岭脱险
相关推荐
-
“四·一二”钱石桥突围战(二)
ᐃ1949年解放初锡北武工队员公花园合影 缪南生等3人面对敌人猛烈的火力又坚持3个多钟头,但是弹药已经不多了,缪南生同志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又命令他们继续突围:"不要管我,你们快走,我掩护.& ...
-
巾帼英雄:面对酷刑利诱,她坚决回击;日寇挖眼掏心,她宁死不屈!
革命烈士崔姬淑,1909年12月26日出生在延吉县龙岩洞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那时,崔姬淑家境贫寒,缺吃少穿.她从小就学着干活,一懂事就尝到了人间的苦楚. 1926年,崔姬淑和一个叫朴元春的穷苦小伙子 ...
-
【黄梅红色故事】邓玉虎:慷慨悲歌,强声振林木 从容就义,达气贯长虹 ——“ 怒掷头颅向国仇”的王达强烈士
投稿邮箱 国事蜩螗民事忧,山河破碎令君愁. 无题诗咏从戎志,花月词吟亮剑猷. 古角山庄勤播火,江城街巷巧筹谋. 七歌就义悲声壮,怒掷头颅向国仇. 这是我参观黄梅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听了王达强革命烈士事迹 ...
-
胸怀壮志、以身报国的山东双山县(费峄滕中心县)司法科长张裕国
张裕国,1914年出生于山东省峄县邹坞镇北安阳村(现属山东枣庄市薛城区)一个中农家庭里.父亲张建武,性格刚毅,好打抱不平,24岁时被北洋军阀的队伍害死在临城.当时张裕国只有3岁,弟弟裕堂才1岁,家境非 ...
-
舅父和他的革命战友 | 张桂琴
舅父和他的革命战友 张桂琴 前几天,<家乡记忆之如诗淳化>栏目,转载了彬县作者叱干留一篇<父亲的革命生涯>一文,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文中提到了我的舅父于正春和作 ...
-
阅读一座山的红色往事
来源:闽西日报 作者:王小庆 这些年,闽西大大小小的山我走了不少,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福建龙岩永定区一座叫作牛牯扑的地方.踏入这座山村,眼瞧着这片醉人的绿意,山风拂面,不亦快哉,便会有种" ...
-
包定与亭旁起义的故事③
包定与亭旁起义的故事③ 英勇就义,碧血洒芳草 李兆建/文 5月26日拂晓,亭旁农民武装高举红旗向亭旁进军.农民武装部队以红布为号,手持火药枪.土枪.手枪.大刀.长矛,沿途群众纷纷加入,队伍壮大到100 ...
-
吴焕先的同学,毛国兴被绑在马背用黄香烧,比程儒香晚牺牲两个月
一 1928年初,寒冬依旧横扫鄂豫皖苏区,严寒的日子显得格外漫长. 在黄安城(今湖北红安县)街道上,一个二十七八岁的青年被绑在一匹马的马背上,只见他上衣被扒了个干净,赤膊的上身却让人触目惊心,他的身上 ...
-
一位母亲和一双儿女的牺牲
2021-09-08 孙成烈士甚至不曾留下任何形象 有时候写基层那些不为今人所知的英烈,我的内心很挣扎,写与不写,都是痛. 比如这位被汉奸用砖砸死的女烈士,牺牲后,他的一双儿女,就守在妈妈尸前,最终活 ...
-
闵鉴青:革命从来不怕流血牺牲!
温馨提示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閔",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閔氏家族文化" 再点击"关注",即可加入闵氏家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闵氏宗亲交 ...
-
刘胡兰:“怕死不当共产党”
.解放军报2021.7.19长征副刊漫天飞雪,云周西村笼罩在一片阴霾中.刘胡兰最后留给这片土地的,是高昂的头颅和铮铮铁骨.而她留给历史的,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是永远被铭记的崇高精神"怕死不 ...
-
1929年,刘仁堪被敌人割掉舌头,用脚趾蘸血写下“革命成功万岁”
1949年,对于刘仁堪来说,是那么近,却又那么远. 再坚持20年,刘仁堪就可以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短短20年,对于所有壮烈牺牲的革命先烈来说,却成为了人世间最漫长的时间. 图|刘仁堪被押上刑场油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