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相管曲线
汇总一些论文结论,以及一个案例的动态仿真
论文一:
Philips公司的N.B. Roozen等人1998年发表了论文:“Reduction of Bass-Reflex Port Nonlinearities by Optimizing the Port Geometry”
入口端

出口端

可以看到湍流容易发生在出口处,从而引发气动噪声
各种倒相管曲线

仿真对比了不同形状曲线倒相管的湍流情况

论文二:
JBL Professional公司的ALEX SALVATTI(已在苹果就职)等人2002年发表了论文:“Maximizing Performance from Loudspeaker Ports”

继续对比了不同形状倒相管的湍流情况,提出了新的曲线。以及对应的声场失真和大功率时的输出压缩。 需要在降低倒相管噪声和降低输出压缩中进行权衡。
论文三:
Jean-Pierre Morkerken等人在2002年发表论文:“Vented-box geometry and low frequencyreproduction: the aerodynamical approach”


提出了看起来有点特别的倒相管曲线
论文四:
Harman International的Zachary Rapoport等人2004年发表了论文:“Analysis and Modeling of the Bi-DirectionalFluid Flow in Loudspeaker Ports”


作者认为出口角度平均30°为最佳
动态仿真案例:
以某种已经优化过的曲率渐变的倒相管为例进行仿真,容易直观看到湍流的形成和发展
速度随时间分布

抓取其中一个瞬间

气压等值线随时间分布

涡流随时间分布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