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环保部:环保整改“一刀切” 这锅我们不背!
随着环保督查的席卷,查处了一大批涂料企业,限产、减产、关停,很多企业老板因此一夜破产,其中有不少并未违法或情节较轻的也是遭受殃及,一时间民怨四起,环保部成了企业的抱怨目标。随着中央环保督查的陆续驻扎,又刮起了一轮环保风暴,与此同时,叫停“一刀切”的呼声越来越强烈,逐渐引起了各地方政府的注意。

对于环保整改“一刀切”问题,环保部也顶不住压力了。8月22日,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别涛在环保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我们从来没有要求环保部门“一刀切”。对违法企业,我们坚持“零容忍”,对环保守法企业,应公正对待。
据别涛透露,环保部领导对地方环保检查执法有两个明确态度:一是坚决反对部分地方平时不作为,由于疏于监管,使违法企业长期存在,污染环境;二是坚决反对部分地方检查时滥作为,即平时不作为,到环保督察检查巡查之时,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片面处理发展与环保关系,这是严重的不负责任,也是滥作为。
环保整改,环保督查,改善环境,既是政治任务、民心工程,也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清洁生产的助推器。国家本意是利国利民,但当真正实施之时却有些变味了,有些地方出于最简单、最省事的办法考虑,以产业划线、以区域设界,实行环保管控“一刀切”,恰是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见效快,对于上边的督查有所交待,但对于推进环保与经济协同发展来说却是不利的,“一刀切”式的执法,换来的只能是怨声载道。

针对上诉情况,日前,山东、成都、海口相继下发通知,要坚决避免环保整改“一刀切”,坚持科学稳妥推进环保督查问题整改工作。
各省的下发的通知中,对于“一刀切”问题,都是持杜绝态度,不允许为了敷衍环保督查而一味求快。其中都有提及对待不同的污染企业要分类处理。对于有严重污染且又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散乱污”企业,坚决打击,对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洗车场、餐饮店、洗衣店等污染排放较小且通过短时间整改能达到环保标准的相关行业企业、设施场所,不宜“一刀切”关停,重在加强整改整治,使之达到环境标准,尽快恢复经营。

环保整改“一刀切”,不少中小涂料企业表示无辜躺枪。“环保问题是经过几十年积攒形成的,想要一年半载就一次性解决,是否太急于求成了呢?”中小涂企提出了疑问。“对于环保大势,我们十分认同,并且有心走上环保发展道路,但到底比不上那些实力雄厚,环保过关的大型涂料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
确实,政府对于中小涂料企业的的宽容度是否稍稍低了呢?许多涂料界人士都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一些较小的涂料工厂,就几十号员工,利润单薄,将就能维持正常开支吧,你要他们改进技术,创新设备、调整结构,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笔沉重都负担。不仅如此,有些环保认证单位暗中潜规则,趁机索要高额的“环保公关费”,否则就无法拿下环保牌照,这无异于伤口撒盐。
高压之下,不少地方环保部门担心被追究责任,为了追求业绩,整治手法过于苛刻,不够细致,不分情形,也就是所谓的环保整改“一刀切,最后留下的就只有大企业了,其他中小企业几乎难逃厄运。
此时,环保部发表声明,否定环保整改“一刀切”,对于部分中小涂料企业来说,多多少少带来了些许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