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画报上的鬼子进村 扫荡根据地施行“三光”的罪证
相关推荐
-
意义
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敌华北方面军的"囚笼政策",对日军震动极大 .经过这一战役,日军内部进行了深刻的反省,总结经验教训 ,对情报机构进行了空前的改革和加强 ,进一步明确了在华北作战以 ...
-
八路军经费从何而来?蒋氏只拨一小部分,主要靠自筹
作者:忘情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我军与蒋氏达成协议,一致对外,联合抗日.按照双方协议,在北方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在南方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抗日武装开赴前线后,南京方面除一次性拨付20万 ...
-
一次让日军“得不偿失”的战俘交换
抗战期间,我渤海军区八路军与日军进行过一次战俘交换,这次交换可谓是"一本万利",八路军用一名日军战俘交换了40多名被日军关押的抗日骨干,和大量的武器装备. 从不吃亏的日军为何不惜代 ...
-
燕赵英烈|白乙化:抗日战场上的“小白龙”
白乙化.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供图 白乙化(1911-1941),满族,辽宁省辽阳市人.1928年,考入沈阳东北军教导队,后升入东北陆军讲武堂步科.1929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系预科.1930年秋加入中 ...
-
日军画报上沦陷后的上海:粉饰太平的国际都市 德意武官一起拜鬼
1937年8.13淞沪会战以中国军队撤出上海而结束,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这座远东第一大国际都市就此沦陷.除了租界以外的上海市区全部落入日军之手,上海也进入到了"孤岛"时期. ...
-
日军画报上的老照片:投敌汉奸跳梁小丑 不幸被俘的八路顶天立地
在汉奸投敌叛国投敌的同时,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继续在敌后坚持抗日斗争.照片为在太行山脉铁矿岭战斗中被日军俘虏的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从三人的衣着中我们可以判定,最右边的应该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中间的应该是地方 ...
-
如狼似虎闯入中条山的日军 真实版的鬼子进村 涂抹掩盖抗日标语
1941年侵华日军第一军通过情报分析判定晋绥军与中央军合作出现间隙,而八路军则在百团大战后因日军围剿而受到了打击,于是决定发起中条山战役,被日军称为"中原会战". 这次战役的目的日 ...
-
屠杀结束后日军画报上安居乐业的南京 30万亡魂怎会相信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攻陷南京以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尽管日本一再对南京进行新闻封锁,但日军所作所为还是通过中西方人士的所见所闻传播了出去.日本为了掩盖自己南京所犯下的罪行,也组织 ...
-
日军画报上奴颜卑膝的“良民” 不但下跪讨好还助纣为虐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将那些逆来顺受,国家意识单薄,不知道反抗的中国人称为"良民",还对敌占区的中国人通过按手印等级的方式领取了良民证,并需要随身携带接受日寇的检查.(庐山秀峰寺主持润 ...
-
日军画报上中国战俘的虚假宣传照 不但好吃好喝还夫妻同房
这是一组1941年刊登在侵华日军画报上中国战俘在日军战俘营里的宣传照,原标题为<俘虏收容所见闻--他们在日军的慈爱下获得新生>.(图文早晨中国战俘中的司号兵催促战俘起床) 尽管画报中并没有 ...
-
日军画报上汪伪警察的逆天表演 青龙偃月刀不敌八人叠罗汉
1937年12月,日军在占领南京后,展开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屠戮过后,日军为了"平定"南京的社会局势,巩固其在沦陷区的统治,颁布了<1938年以后战争指导计划大纲草案> ...
-
日军画报上恢复人气后的广州 为增加人口不惜烧房逼迁
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后,迅速向广州进军.在此期间日军并未遭到大规模的抵抗,莫希德的151师不战而退.广东省主席吴铁城.广州市长曾养甫和负责保卫广州的余汉谋率先逃跑.随着国民政府和军 ...
-
14年抗战他们从未停止抵抗 日军画报上最早视死如归的英烈
9月1日,以9.18事变为开始的"14年抗战"历史教材开始在全国投入使用.从8年抗战到14年抗战,全面反映了日本侵华的罪行,强调了从9.18以后中国的抗战是一个前后贯通的整体.(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