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退入坑道,范佛里特大喜,引以为傲的硫磺岛经验为何不灵了
相关推荐
-
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打服美军,真实上甘岭战役有多惨烈?
"上甘岭"无论什么年代的中国人,听到这三个字,都能举出一两个英雄事例,可以说,它是我们的"烈士岭".对于美国来说,这是他们的滑铁卢,他们在这里投入了无数火力和数 ...
-
上甘岭大战为何编入军事教材?战损数据公开,硫磺岛大战都没法比
提起抗美援朝战争,很多人都非常熟悉,毕竟这场战争起了全世界的震惊,这其中有很多非常经典的战役.对于美国来说,最让自己感到震惊的就是上甘岭战役.这场战役不仅让美国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同样也受到了很多国家的 ...
-
志愿军退入坑道,范佛里特大喜:把硫磺岛经验搬来,我们就赢定了
战争是一门艺术,一门综合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类因素在其中的玄妙无比的艺术. 因而战争的胜利是不可能被复制的,因为不同的战争中不同的因素组合是完全不同的,即使同一个人指挥同样一场战争也会因为其中不同的 ...
-
美军战史中朝鲜战争的转折之战,不是上甘岭,而是丁字山!
"丁字山"位于朝鲜中部铁原以西13公里的芝山洞地区,北为城山.芝山,南经205高地与190.8高地相接,形似一个"丁"字.志愿军称之为"丁字山&quo ...
-
反斜面[专业术语]
上甘岭之战,志愿军在上甘岭上的坑道防御其实就是经典的反斜面防御,还有通过在设在棱线上的几个观察哨进行反斜面的炮兵火力支援等等 而美军也有成功的攻击反斜面阵地的战斗,当我军棱线丢失的时候,他们以极快的速 ...
-
同样是坑道战,为何志愿军能守住上甘岭,而日军守不住硫磺岛?
硫磺岛,它面积(20平方公里)比上甘岭阵地大5倍多,开战后,它平均每平方公里总共承受了美军1200吨TNT当量的轰炸(其中最密集那天,既登陆日,全天美军共消耗127毫米以上口径舰炮炮弹38550发), ...
-
美军至今不明白为何输掉上甘岭战役,其实只要看看这几张图就懂了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正式打响.战前,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范弗里特预计仅需6天就能拿下我军阵地,伤亡将会在200人左右.那么范弗里特为何这样乐观呢?因为上甘岭阵地实在太小了,面积还不足3.7 ...
-
志愿军退入坑道,范弗里特大喜称:照搬硫磺岛模式,我们就赢定了
1945年2月19日,日本和美国在太平洋发生了一场最为激烈的战斗,这场战斗从19日持续到23日,日军顽强坚守硫磺岛宁死不退,美军用封死通道.火烧退路两种方式相互交替,直接逼退日军,占领了硫磺岛. 对于 ...
-
范佛里特的又一狠招:坦克劈入战!缺反坦克武器的志愿军如何粉碎
提到范佛里特,人们总能想到那惊人的"范佛里特弹药量",其实,他的手段还不止这些.为了对付志愿军,范佛里特可谓是绞尽脑汁,在他刚刚接手第八集团军后不久,他就搞了一个全新的战法:坦克劈 ...
-
志愿军击落了范佛里特的儿子,但之后的行为,范佛里特也心服口服
1951年4月4日凌晨,美军远东空军第3轰炸机联队第13中队在轰炸志愿军沙里院火车站时,一架轰炸机被志愿军地面炮火打得凌空爆炸.不久后,美军代表利用谈判之机,请求志愿军副司令员解方寻找那天晚上被击落的 ...
-
敌军突然轰炸志愿军七窍流血,范佛里特公开承认这是最血腥的战役
王近山人称"王疯子",倒不是真因为精神问题,而是打仗的作风. 1915年10月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高桥许家田村,家里是普普通通的农民,15岁他就参加红军,开启了征战生涯. 打仗时他勇 ...
-
范佛里特的悲剧人生:想用两个营夺下上甘岭,结果被秦基伟打退役
1952年4月4日,美国第8集团军总司令范佛里特收到了一个噩耗:他的儿子在驾机执行轰炸任务时被志愿军高炮击落,机毁人亡了. 范佛里特 得知这个消息,范佛里特悲愤欲绝,可要想找志愿军报仇又谈何容易?当时 ...
-
上甘岭:秦基伟的“添油战术”VS“范佛里特弹药量”
吴东峰 来源:军事书庐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参战70周年,特推出吴东峰最新力作<秦基伟在上甘岭大战中>.本文节选于秦基伟传记<一条大河>初稿,作者吴东峰是曾任新华 ...
-
范佛里特没想到:儿子会死得这么惨,自己的谢幕战会成为天下笑柄
说起范佛里特,大家都知道他是朝鲜战争中美军的第三任第八集团军司令. 他的第一位前任沃克,在我志愿军发起的第二次战役战败,在撤退途中,意外遭遇车祸死亡. 他的第二位前途李奇微,因为接替了麦克阿瑟出任&q ...
-
第五次战役:范佛里特使出毒招,彭德怀承认此仗失败,彭帅太谦虚
彭德怀元帅晚年的时候出过一本书叫<彭德怀自述>,他老人家在这本书中讲述了不少自己经历的大风大浪的事情,其中有一段话的原文如下: 我也不是十全十美,在军事指挥上有过失败的地方,一生中有过四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