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雨时:荷花淀派综论③
相关推荐
-
【赏心乐事】永远的荷花 | 散文 李修运
夏日里,友人邀我去云龙湖赏荷.满眼遮天蔽日无穷碧,自然,令我想起一个作家来. 那时,大概十五.六岁吧,偶尔得到一本撕掉了封皮的书,读着读着就再也放不下了."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干净得很,凉爽得 ...
-
刘绍棠:读书可以从兴趣开始,但不能永远以兴趣为主导
朱永新按: (1936-1997) 北京人.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之一,"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创立者.13岁时就开始发表作品,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 ...
-
神童作家刘绍棠为什么从北京大学退学?专职写作赚稿费
北京大学是中国顶尖水平的百年名校.无数学子梦寐以求进入这座神圣殿堂求学.可是,在上世纪50年代,有一位考入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就读了1年后,竟然主动退学了. 这位学生,就是著名的神童作家刘绍棠. 一 刘 ...
-
苗雨时:荷花淀派综论④
四 关于荷花淀派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56年.这一年全国青年文学创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刘绍棠.从维熙.房树民.韩映山共同与会,都在华北组.会上,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在讲话中,就把他们四个人放在一起,称赞 ...
-
苗雨时:荷花淀派综论②
荷花淀派的形成,与其他文学流派的差异性是,它不是团体的共同发动,而是以孙犁小说的艺术风格为范型,把它的艺术精神化作流派的基因和血脉,而动态地发展起来的.那么,孙犁创作的艺术风格是怎样的呢?它又怎样泽被 ...
-
苗雨时:荷花淀派综论①
荷花淀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此起彼伏的各种文学派别中,是一个不大的但却重要并且影响深远的文学流派.其特异性在于,它不是由几个作家共同发动,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宗旨和纲领,如创造社和文学研究会那样,而是以 ...
-
苗雨时 | 河北当代诗坛点将录 郭小川 李瑛 陈超
郭小川 郭小川(1919-1976),当代著名诗人.河北丰宁人.他的诗歌创作起步于延安时期,建国后,世纪50年代,创作进入第一次离潮.他站在时代的前沿,以饱满的热情和火辣辣的诗向,召唤青年们高扬&qu ...
-
苗雨时:论诗歌语言的精炼与跳跃
诗歌是意义最丰富的文学文本.因为其体裁特点是高度集中与凝聚地表现人生.它要求以少许的语言符号表达广阔深厚的内容.这样,在符号的"横组合&qu ...
-
苗雨时: 论小诗写作
论小诗写作 苗雨时 所谓"小诗"主要是从篇幅和表现上来说,它短小精悍.古代小诗绝句,用来写景.状物和抒怀.现代小诗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出现的 ...
-
苗雨时: 诗—生命与语言的互动
诗-生命与语言的互动 苗雨时 何为诗?关于诗的界定多种多样:情感的抒发,生活的反映,时代的神经,语言的游戏--这些诗歌观念,或多或少有些道理,但都缺乏整体统一性.因而不可能切近诗的本体.本源和本质.我 ...
-
苗雨时:论诗歌的生命形式
论诗歌的生命形式 苗雨时 一切艺术的共同特性,就是"表现性".一件诗歌作品,就是一个表现性的形式.这种表现性形式,供人们的感官去感知,或供人们的想象去想象.而它所表现的东西是人的生 ...
-
解读伊蕾与席慕容/苗雨时
大陆诗人伊蕾与台湾诗人席慕容是风格不同的两位女性诗人, 从两首诗的比照,看她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及艺术差异性. 作者: 苗雨时 陌生人之间 伊蕾 伊蕾(1951--)女,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