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六百年:从皇宫到博物院

(0)

相关推荐

  • 寻踪《北平古物陈列所》——您真地知道“故宫”始于何时吗?

    您在故宫过大年,我在家里看故宫.泡杯浓茶翻翻重头文章"故宫早期刊物的特色及其历史意义"都缺载的<文献>,还有这些"故宫导引"与"故宫简介& ...

  • 国博科研 | 抗战时期历史博物馆文物南迁始末

    [缘起]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武力侵占中国东北,并虎视华北乃至整个华夏大地.中国的民族危机急剧加深,社会各界纷纷对国家的命运产生担忧.北平文博界,各机构出于保护文物安全.传承民族文化的目的 ...

  • 故宫117万件皇家珍宝的全民公产之路

    民国时期的清室善后委员会研究 作者:卢松啸 清室善后委员会作为故宫博物院的前身,成立于君主专制向民主共和的过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又在各方势力的阻挠下竭力行事,将昔日深藏故宫的一百一十七 ...

  • 故宫600年 | 紫禁城百年前珍贵老照片

    故宫600年 | 紫禁城百年前珍贵老照片 纪录片视界  平沙落雁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 · ♬ 点上方播放键收听美妙音乐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1987年 ...

  • 600年故宫重启,在抖音跟50万人一起云游

    因为疫情 故宫在这个春天闭馆了90余天 好在,如今的故宫博物院 已经开始逐步开放 故宫也开始以各种方式与我们相见 5月17日,国际博物馆日的前一天 50多万网友 通过抖音上的"带你看故宫&q ...

  • 承德避暑山庄里的文物都哪里去了?(一)从热河到台北,历尽曲折!

    能将忙事成闲事,不薄今人爱古人. 感谢点击上面篮字,关注公众号老羊铲史. 1. 每次去避暑山庄博物馆,都会听到有游客问,这些文物是真的吗? 每次看到那些空荡荡的建筑,还有那些只剩下遗迹的景点,人们也会 ...

  • 从故宫参观者到参与者

    一个参观者对故宫博物院的印象 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开放了.那时,我还是个少年,随着父母.哥哥.姐姐去逛故宫.票价银圆一元,是按照颐和园票价先例定的.当时的宫殿是溥仪出宫时现场的原状:寝宫里,桌上 ...

  • 紫禁城六百年,有多少极致之美?

                                 ▲ 月下太和,飞鸟与脊首彼此呼应.     六百年紫禁城,为什么是中国人的"鎏金典藏"?     位于太和门外的断虹桥,引 ...

  • 视点 | “紫禁城六百年”的书香庆典

    2019年年末,故宫博物院发布"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重点活动.活动之一是要出版一系列研究成果,出版物将突出故宫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 ...

  • 沧桑六百年:从紫禁城到故宫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宫殿建筑是皇权的象征,不论在哪个国家,宫殿都是一种特殊的建筑.它的建造,集萃了民间建筑的精美,同时赋予宫廷文化的严谨格律.紫禁城,无疑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炫目的杰作之一. 倾天下 ...

  • 紫禁城建成至今超六百年,其中建筑依然稳固靠这些“添加剂”

    紫禁城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古建筑九千余间.这些古建筑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至今,历时已超过六百年.紫禁城古建筑之所以稳固长久,除了建筑本身良好的构造和 ...

  •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就在今天!2021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上举行了"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颁奖仪式,故宫博物院"丹宸永固--紫禁城建 ...

  •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人文清华在故宫读中国

    中国的"中"字是怎么来的?如何欣赏故宫的美?太和殿广场隐藏着中国文化的哪个大秘密?从明到清太和殿为什么不断瘦身?紫禁城中轴线核心建筑序列的几何中心点在哪里?坤宁宫里为何摆着大灶?正 ...

  • 领读者|“宫”和她的六百年——读《故宫营建六百年》

    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情结--故宫情结,因为在北京读大学的时候曾无数次去故宫参观游览,领略过她一年四季的美景.记忆中的故宫,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洁白的玉石栏杆,精工细作的青石基台,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 ...

  • 朱元璋死前一个计谋,让中国人头疼了六百年,至今无人能解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传奇人物,跌宕起伏的一生让人感慨,比如苏秦.刘邦.刘秀.冉闵等.但要说最传奇的古人,毫无疑问应该是朱元璋,从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乞丐,成长为帝国最有权势的男人,其中难度之大,令人咂舌 ...

  • 故宫六百年(3)

    第六章 内阁长夜 一 那卷著名的<清明上河图>,曾经三次出现在李东阳的眼前.第一次是在15世纪60年代初,那应当是天顺年间(明英宗朱祁镇的第二个皇帝任期)的事,那时李东阳还不到二十岁,任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