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子刚死,躯体温软,看守人心生邪念,正要解衣带,突然暴毙!

一个女子刚死,面容栩栩如生,用手一摸,躯体温软,看守的俩人心生邪念,一个人把女子身体抱转过来,正要解开她的衣带,忽觉脑后有什么东西打来,鲜血大口大口地往外冒,不一会儿就死了…话说,清朝初年间,山东有一个叫商士禹的读书人。因酒醉后开玩笑,得罪了当地一个豪强,当天就被毒打一顿,抬回家就咽气了。商士禹有二子一女:长子叫商臣,次子叫商礼,女儿叫商三官。三官年方十六,很快就要出嫁了。因父亲被人打死而推迟了婚期。她的两个兄长向官府告状,一年了仍不见结果。女婿家派人参见三官的母亲,请求完婚。三官的母亲打算同意。女儿进来说:“哪有父亲尸骨未寒就举行婚礼的?难道他们没有父母吗?女婿家里人听了,觉得说得在理,只好羞惭作罢。不久,两位哥哥诉讼不成,只好含冤而归。全家上下无不悲痛愤怒。兄弟俩商量,把父亲的尸体留下,作为下次再告的依据。三官说:“人被杀死了,官府理都不理,现在的世风也就可想而知了。难道老天爷还能专门为你们兄弟二人生一个阎罗包公吗?让父亲的尸骨暴露于外,我们怎么忍心呢?”两个哥哥很佩服妹妹的话,听从了妹妹的意见,埋葬了父亲。安葬完父亲后,三官连夜出走,不知到哪里去了。

三官的母亲十分惭愧,很怕女婿家的人知道这件事,也不敢告诉同族的人,但嘱咐两个儿子暗中查访三官踪迹,将近半年的时间过去了,还是杳无音信。一天,城里那个豪绅祝寿,请了优伶来演戏,优伶孙淳带领两个徒弟前来演戏。其中一个徒弟叫王成,姿色容貌很一般,但嗓音清脆,人们极为赞赏。另一个徒弟叫李玉,容貌端庄秀丽,像个良家女子。大家叫他唱歌,他说唱得不熟不太愿意唱,大家非他唱不可,他才不得不唱,他唱的曲子掺杂不少小孩子的俚语小调,座上的观众都给他鼓掌。弄得孙淳非常不好意思,就跟主人说:“这个小孩子跟我学习的时间不长,只会劝酒斟酒,多亏大伙不责怪他。”于是命他劝酒。李玉来来往往侍候众人,特别善于观察主人的心思,豪绅很高兴,待酒席散后,豪绅把李玉留下同宿。李玉十分懂事地给豪绅打扫床铺,又给他脱鞋子,把他扶上床。在这个过程当中,豪绅不断地拿话去挑逗李玉,对此,李玉一言不发,只是一个劲地微笑。这让豪绅更加的神魂颠倒。

豪绅便把所有的仆人都赶了出去,只留下李玉一人。李玉等到所有的仆人都走了以后,关上门,插上闩。众仆人都到另一个房间里去饮酒,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听到主人房间里有格格的声音,一个仆人前去偷看,见室内一片漆黑,什么音声也没听见。这个仆人正要转身回去,忽听一声巨响,就像悬挂的重物从空中掉下来一样。仆人急忙发问,却听不到一点回声。他立即把大家喊来,登门入室,只见主人已经脑袋搬家了。李玉也自缢身亡,上吊的绳子断落在地上,房梁上脖子上还残留着绳头。众人大惊失色,急忙把这事察告主人亲眷,大家都围拢过来,谁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众人把李玉的身体移放到庭院,觉得他的鞋子里空空的,就像没有脚一样,把他的鞋子脱下来一看,只见素鞋如钓,原来是个女子,大家更加感到惊讶。这时候,只好把孙淳叫来询问,孙淳乃唱戏优伶,哪里经过这个场面,早已吓得面如土灰,不知怎么回答是好。只说:“李玉在一个月前投奔我做徒弟,愿意和我一起到主人家祝寿,我实在不知道她是从哪里来的。”由于她行凶杀人,他们都怀疑她是商家派来的刺客,于是指派两个人看守。这两个人看李玉的面容就像活着的人一样,肢体温软,便私下打起了坏心思。一个人把她抱转过来,正要解开她的衣带,忽觉脑后有什么东西打来,不一会儿就死了。

另一个吓得惊慌失色,急忙告诉众人,众人对尸体敬若神明,谁也不敢冒昧。众人见李玉身上穿着孝服,怀疑她是商家人派来的刺客,于是就到官府报案,官府的人叫商臣和商礼来认,果然,这个李玉就是商三官。商三官不惜以身犯险,为父报仇,官府也被其刚烈所震撼,最后判决商臣和商礼把商三官带回去安葬,并警告富豪家的人,这事就这样算了,以后不得再和商家的人结仇。@遥山书雁以上故事改编自《聊斋志异》中的《商三官》商三官看透了官府的黑暗,父亲的冤情难伸。于是暗下决心,要亲自为父报仇。因此,她深夜出逃,混入戏班,最终以戏子的身份进入豪强家中,最终亲手杀死了豪绅恶霸,为父亲报了仇。商三官的意义不仅是为父报仇,她更映照着从古至今千千万万个、虽然寻常卑微,却不甘屈服于命运的弱女子的苍凉背影。#故事# #历史冷知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