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礼仪用语,终于找全了!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
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麻烦别人说打扰,不知适宜用冒昧。
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
赞人见解用高见,自身意见用拙见。
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到用光临。
.....”
这些礼仪文明至今读来
依然唇齿生香
一起来用心感受吧

令,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
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
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
贤:用于平辈或晚辈:
贤弟:称自己的弟弟
或比自己年龄小的男性;
贤侄:称侄子。
恭,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

恭贺:恭敬地祝贺;

恭候:恭敬地等候;

恭请:恭敬地邀请;

恭迎:恭敬地迎接;

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拜,用于人事往来:

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

拜辞:指与对方告辞;

拜访:指访问对方;

拜服:指佩服对方;

拜贺:指祝贺对方;

拜识:指结识对方;

拜托:指委托对方办事情;

拜望:指探望对方。

奉,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

奉达(多用于书信):告诉,表达;

奉复(多用于书信):回复;

奉告:告诉;

奉还:归还;

奉陪:陪伴;

奉劝:劝告;

奉送、奉赠:赠送;

奉迎:迎接;

奉托:拜托。

敬,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

敬告:告诉;

敬贺:祝贺;

敬候:等候;

敬礼(用于书信结尾):表示恭敬;

敬请:请;

敬佩:敬重佩服;

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

贵,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贵干:问人要做什么;

贵庚:问人年龄;

贵姓:问人姓氏;

贵恙:称对方的病;

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

贵国:称对方国家;

贵校:称对方的学校。

高,称别人的事物:

高见:高明的见解;

高就:指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高龄:称老人(多指60岁以上)的年龄;

高寿:用于询问老人的年龄;

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

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大,尊称对方或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大伯:除了指伯父外,

也可尊称年长的男人;

大哥:可尊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人;

大姐:可尊称女性朋友或熟人;

大妈、大娘:尊称年长的妇女;

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

大人(多用于书信):称长辈;

大驾:称对方;

大师傅:尊称和尚;

大名:称对方的名字;

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

大作:称对方的著作;

大札:称对方的书信。

芳,用于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芳邻:称对方的邻居;
芳龄(多用于年轻女子):
称对方的年龄;
芳名(多用于年轻女子):
称对方的名字。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

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

愚见:称自己的见解。

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敝人:谦称自己;

敝姓:谦称自己的姓;

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

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敢 ,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

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

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拙,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

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

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拙荆、贱内、内人:称自己的妻子。

家,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常用谦词:

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

家母、家慈:称母亲;

家兄:称兄长;

家姐:称姐姐;

家叔:称叔叔。

贫,僧道、尼姑自谦之称:

贫僧、贫道、贫尼。

老,老人自谦时用:

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

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

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

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老和尚自称老衲。

(0)

相关推荐

  • 那些快要失传的中华礼仪用语,你还会用吗?

    凡尘悠悠2018-04-30 20:57:06 那些快要失传的中华礼仪用语,你还会用吗?不会请收藏 煮酒君2020/12/31 16:53 那些快要失传的中华礼仪用语,你还会用吗? 最全中华礼仪用语, ...

  • 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在我们授课的过程中,尤其当讲到人文部分的时候,会有一个很多小伙伴们不易于分辨的知识点,那就是敬辞与谦辞.那么今天倪老师就教大家如何来区分敬辞与谦辞,并顺带给大家列举一些我们生活中和考试中常见的敬辞与谦 ...

  • 纯干货|如何让古风小说更古风?你需要知道这些词!

    一般而言,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小说来说,古风小说对于文字功底的要求更高一些, 古风小说的语言特色和我们现代的语言是有很大差距的,若还是依照现代人那一套语言思维大概率是会闹出笑话的. 下面小编给大家总结了古 ...

  • 最全中华礼仪用语,再不保存就要失传了!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 ...

  • 最全中华礼仪用语,再不保存就要失传了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 ...

  • 最全中华礼仪用语,再不保存就要失传了!值得收藏!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 ...

  • 最全中华礼仪用语,再不保存就要失传了「收藏」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 ...

  • 较全中华礼仪用语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 ...

  • 最全中华礼仪用语,保存下来慢慢看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 ...

  • 最全中华礼仪用语!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 ...

  • 最全中华礼仪用语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 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 ...

  • 中华全部的成语都在,终于找全了!太珍贵了!

    一.数字成语 一唱一和.一呼百应.一干二净.一举两得.一落千丈.一模一样.一暴十寒.一心一意.一败涂地.一本正经.一臂之力.一尘不染.一见如故.一箭双雕.一脉相承.一目了然.一窍不通.一视同仁.一泻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