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失败给你耳光,不要攥住她的手
如果失败给你耳光,不要攥住她的手
(一)
当你要失败时,你会怎么做呢?
你是否很多很多次像她一样提前弃子认输
呢?



真没想到
这根本就不是个棋局
这搞得我不知所措
一切都好像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从开局那一刻开始
结局似乎就定下了
我受不了这种注定被打败的感觉。
(二)
你所说的注定被打败,你所说的一切都在别人的掌控之中,也许是有真实的成分在里面,但是更多的时候是你“后退五十步“的理由。
为什么我们往往会这样想,为什么我们会提前认输呢?
这其实是我们维护自尊和自我形象的一种形式。
因为我们对自己的行动和行为的解释倾向于积极的。
所以当我们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具有解决某项问题的能力时,我们会做出一种在心理学上叫做“自我妨碍”的行为,破坏自己的表现。根本目的就是为我们预测的失败寻找借口,从而不把失败归因为自己缺乏能力,而是自己当时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或者自己没有努力认真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使自己产生一个错觉——
不是我注定失败,是我选择了失败。
(三)
捅破这层窗户纸,其实我们就是失败了,其实我们就是能力不足,除了失败我们别无选择。
承认这个现实,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但是却又是长久发展的更优选项。
因为如果你始终把失败归结于机遇、选择、环境,一旦形成思维定势,就形成了自怨自艾型的人格。这种逃避责任的归因,最终会让我们越来越像“窃书不算偷”的孔乙己,沉浸在自己包裹着幻想的美好假象。
有人会说,为什么不给自己建造这样一个避风港,为什么不去追求这种短暂的安慰呢?
因为生活往往不是一战决胜负的。生活是一个又一个事件组成的集合。
也许这次输了,但是下次就不一定了。
这里有两种不一定,一种是寻找借口成为不断失败的原因和结果。形成恶性循环之后,就是不断地失败。
还有一种不一定,就是承认能力不足,想尽办法补救,增大自己赶超的可能性。
当你努力过更多遍之后,什么样的结果都会让你更心安理得。
但是,真诚祝愿,每个人在愈挫愈勇之后,能够收获像剧中情节那样的结果。
你的对手对你说:
拿走这枚棋子吧,这是你的棋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