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7年,20岁的苏轼进京赶考。 主考官是大文豪欧阳修,参加考试的学生有苏轼、苏辙,还有张载、程颢、程颐、曾巩、曾布、吕惠卿、章惇、王韶。这一届科考,因此被称为“千年科举第一榜”。
相关推荐
-
重识苏东坡(一) ——观纪录片《苏东坡》笔记
一道美食,蕴含生活的智慧:一首歌,传唱大江南北:一种人生态度,凝炼生活幸福的秘诀. 一提到苏东坡,总会引起人们亲切敬佩的微笑,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近千年来,他的形象不断被呈现.描绘和刻画.因为古 ...
-
苏东坡与江景房
苏东坡一生可能住过不少一线江景房.有多少?不知道.没有考证没有统计,但至少有三处是能"以诗文为证"的. 临皋亭 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苏东坡到黄州,家眷未到,暂时居住在定慧院 ...
-
宋朝大臣苏轼,偶然写下一首诗,千年后成为男人怕老婆铁证
提到苏东坡这个人,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他的一些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不识庐山真面目"."淡妆浓抹总相宜"都是大家熟悉的句子 ...
-
科举史上的一次传奇,除前三甲外,余者皆名传千古
作为我们最著名的选拔制度,从创立之初到废除,延续一千两百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可以说是饱含古人智慧的结晶,其影响力遍布东南亚各大地区.甚至直至今日,我们所经历的高考选拔也是深受其影响,"十年寒窗 ...
-
人生若觉不快活,只因未读苏东坡
如果觉得人生不快活,只因未读苏东坡,读了苏东坡你会感觉人生豁然开朗,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若痴迷于名利,纠结于时运之无常,郁郁终日,一世之芳华岂不辜负.看似简单的生活每时每刻都在滋润我们自己.人生困境, ...
-
1057年,一家六口进京赶考,竟然全中进士?朝野为之哗然
中国民间有句古话叫:"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正是因为女人们在后方打理好家庭,为男人解决后顾之忧,男人才能全心全意地去干自己的事业.而这句话也并非一句空话,隋 ...
-
千里奔波“进京赶考”,这是一场不能输掉的战斗
胡子宏生命日记(545) 千里奔波"进京赶考",这是一场不能输掉的战斗 文:胡子宏 图:网络 (一) 昨天清晨6:40,我和妻子走出家属院.迎面一阵寒风,吹得脑袋有点发胀 ...
-
民间故事:兄弟二人进京赶考,搭救一瘸腿老头,老头:记着台阶数
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这年恰好是大考之年,全国各地的举子们纷纷进京赶考.那些距离京城遥远的读书人,更是提前几个月收拾好行囊,朝京城的方向昼夜兼程. 在这万千的学子当中,就有来自四川长乐县的钟厚.钟滑 ...
-
第2608《奉天文刊:春风细雨》作者:舒羽 进京赶考
作者简介 舒羽,本名张树宇,1952年生人,农民,高中毕业,爱好文学创作,作品多为描写农村生活.展示当代新农村新农民美好愿景,偶有作品发表于省地报刊. [进京赶考] 一九四九年 也是一个春天 太行山麓 ...
-
5G进京 “赶考”记:“占得上、保持稳、体验优、信号好”四道考题,分别打几分?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到了全国学生们最紧张的日子:高考.考试,似乎已经在漫长的岁月里,刻入了华夏人的DNA. 古代,科举考试就曾吸引各地考生在初春时节远赴京城,追求"春风得意马蹄疾&quo ...
-
古代举子如何赶考,进京赶考官府出路费
中国科举博物馆(位于南京夫子庙)的举子赶考雕塑 中国科举博物馆赶考学子的雕塑 中国科举博物馆举人公车模型 又是一年考试季到来,考试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如今的考生除了全身心投入考试,争取好的成 ...
-
古代土匪盗亦有道,他们规定有十不抢,其中就包括进京赶考的书生
什么是土匪?就是以半路抢劫,打家劫舍为生的地方武装团伙组织,一群土匪,在人们眼中,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无恶不作,占山为王,见人就抢.不过很多人不知道,古代的土匪,也有一定的规矩得遵循. 其中,最近人 ...
-
大宋朋友圈 | 进京赶考,顺路杀个人不过分吧
四八二 匆匆那年,张咏别过陈抟老师,从华山上下来准备到开封再次参加高考,这一次他不但有了必胜的信心,还自觉把自己的行为纳入到规则和潜规则的条条框框中.因为想通了,所以心情愉快步履轻盈,每一步都踏在点上 ...
-
晚清老照片:进京赶考的书生很是阔气,桃花树前的老太太神采奕奕
宁沉娱乐关注2021-05-31 10:15得益于西方的照相技术,我们今天可以透过晚清时期留下的照片,来一窥当时的社会面貌.今天庸夫就带大家看一组晚清时期的老照片:进京赶考的书生很是阔气,桃花树前的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