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稀薄如水泻,小便短少:治泻九法—渗利法
相关推荐
-
止泻
王幸福先生 "苍术止泻 "经验,效果神奇!  并不hy 2020-06-30分享收藏  1 前几日遇几例腹泻者,学先生的经验以理中汤加减重用苍术,效果神奇得很,上午服药,下午 ...
-
《伤寒论》治泻九法
樊大夫中医工作室2021-03-20 20:48:19 泄泻,现代医学称腹泻,指排便次数增多(每天>3次粪便量增加(每天>200g),粪质稀薄(含水量>85%).本证<内经&g ...
-
李中梓的治泻九法李中梓(1588~165...
李中梓的治泻九法 李中梓(1588-1655),字士材,号念莪,明代医家 <内经>之论泄泻,或言风,或言湿,或言热,或言寒,此明四气皆能为泄也.又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此明脾虚下陷之泄也. ...
-
治大便不畅,小便黄浊、大肠湿热
脾胃实症 多因饮酒过多及过食辛辣肥甘所致,伴有口臭口苦.大便不畅.小便黄浊.舌苔厚腻等症状. 三仁汤:杏仁.白蔻仁.厚朴.半夏.竹叶.通花各12克,苡仁.滑石各30克,加黄芩.莱菔子各15克治疗.
-
中医药专家推荐的6款小麦食疗方:甘麦大枣汤”,专治妇女“脏躁”,即心血不足引起的失眠多梦、心悸不安、多呵欠、悲伤欲哭等;小麦粥治消渴、失眠、止泻、贫血、利小便、痢疾、烫伤
小麦不仅是粮食,也是一味良药,其性味甘凉,入脾.肺.心经,有养心安神.健脾益胃的功效,常用于除热止渴.宁心安神.止虚汗,对更年期综合征有明显疗效. 取小麦.甘草各30~50克(研碎),大枣10枚(去核 ...
-
胃痛,大便稀薄等脾胃病原来是“肝”引起的...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言: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肝主疏泄,肝不好气的运行就会无规律,出现气郁,气逆等情况.肝气郁结,郁结之气会影响到脾胃(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生气的时候, ...
-
淡竹叶的功效与作用:清心火,除烦热,利小便。治热病口渴,心烦,小便赤涩,淋浊,口糜舌疮,牙龈肿痛
淡竹叶的功效与作用:清心火,除烦热,利小便.治热病口渴,心烦,小便赤涩,淋浊,口糜舌疮,牙龈肿痛 点击关注→ A医学临床宝库 昨天 A针推平台 欢迎关注A针推平台,中医针灸推拿正骨推广,弘扬医学,本平 ...
-
李克绍治泻八法介绍
名家介绍:李克绍,自君复,山东牟平人,生于1910年,卒于1996年,享年86岁,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者,伤寒专家,原为山东中医学院(现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著作颇丰,主要著作有<伤寒论讲义> ...
-
【陈潮祖:宣清导浊汤-少腹硬满,大便不下或小便不通】
宣清导浊汤(<温病条辨>) [组成]寒水石18g 猪苓15g 茯苓15g 晚蚕砂12g 皂荚子9g [用法]水煎,分2次服,以大便通快为度. [主治]湿温久羁,三焦弥漫,神昏窍阻,少腹硬满 ...
-
白萆薢,见过吗?祛风湿,利小便。治风湿痹痛、麻木、小便不利
白萆薢 来源产地 为百合科植物马钱叶菝葜的根茎. 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生于海拔1700-2800m的林下.灌丛中或河谷.山坡阴湿地. 分布于云南中部与西部. 别名萆薢.刺萆薢.花萆薢.滑杆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