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景泰蓝的优劣
相关推荐
-
掐丝珐琅器为什么这么贵
珐琅可以看做是一种颜料,不是宝石,却有宝石之彩,古人也是用它来代替贵重且不好加工的宝石.所谓掐丝,指的是先在金饰表面掐出带边框的图案和形状.然后再填充不同色的珐琅,再烧制,最终晶莹剔透,色纯彩正. 据 ...
-
景泰蓝鉴定方式市场收藏价值
当代仿品与老景泰蓝的价值相差云泥.除纯手工和机器制造的工艺差别,古董景泰蓝多用昂贵的天然珐琅色料,仿品则多用彩料或塑胶树脂代替;真珐琅表面会呈水晶般的光泽和坚硬质感,而仿珐琅表面易有油脂感和塑胶感,性 ...
-
景泰蓝鉴藏常识
决定景泰蓝颜色的还有"烧蓝".烧制时,火候掌握非常重要,丝毫的偏差都会导致色彩改变.釉质脱落或者铜胎受损.烧制时间的长短因物不同,艺人们的经验就是掌握分寸的标尺. 打磨是给景泰蓝上 ...
-
大揭秘!鉴定掐丝珐琅方法?别再吃亏上当
清初宫内树立珐琅作,专门研制珐琅器.康熙时期掐丝珐琅的特性,沿袭明代规范,掐丝细密釉色不及.当时的珐琅器制作一般参看瓷器,外型.纹饰多效法瓷器.由于康熙把目光转移到画珐琅的新技术上,以致于忽略掐丝珐琅 ...
-
掐丝珐琅器特征
金属胎掐丝珐琅器俗称"景泰蓝",其制作工艺以金属(主要是红铜,少量为金)做胎,用细而薄的金属丝焊着于成形的金属胎表面形成花纹,然后填施各色珐琅料,再经焙烧.镀金及磨光等工序,成品厚 ...
-
清 精铸铜胎景泰蓝掐丝珐琅佛手瓜熏炉
2021-03-30 21:03:41
-
纯干货!掐丝珐琅真假如何鉴别?
掐丝珐琅,金属胎珐琅器技术的一个种类.制作办法是在已制成的金属胎上,按照图像计划需要描绘图像纹样归纳线;然后用细而薄的金属丝或金属片(金属主要是铜,也可用金或银的),焊接或者是黏合在纹样归纳线上;再于 ...
-
辨别掐丝珐琅彩
据考古发现,在12世纪,掐丝珐琅器由阿拉伯地区直接或间接传入我国.先是由彼地制作的掐丝珐琅器,经由东西贸易的兴起,随着一般番货传入而后又由于蒙古人统治欧亚大陆,建立大元帝国,由于人种的迁徙与文化技艺频 ...
-
极为罕见明清景泰蓝民间惊现,国内外众多藏家争相夺宝
明朝皇宫中那些精美绝伦的景泰蓝.在当年一定给刚刚入关的清朝皇帝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们把这些皇 家景泰蓝视作珍宝的同时又制造出清朝独有的景泰蓝. 决定景泰蓝颜色的还有"烧蓝".烧 ...
-
流金岁月的技艺——珐琅的前世今生
珐琅,又称"佛郎" "法蓝",起源于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音译.珐琅器是以珐琅为材料装饰而制成的器物,其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 ...
-
明清景泰蓝的收藏价值呢?
景泰蓝独步宫廷600年,由于用料昂贵.工艺极难,宫廷造办处的景泰蓝制作数量也极其有限.目前故宫博物院藏友珐琅器仅6000余件,景泰蓝更是只有4000件,故宫600年仅出4000件景泰蓝珍品,平均每年仅 ...
-
浅谈景泰蓝,博大精深几人能懂?
一锤一锤的敲打.一根一根的弯折.一滴一滴的点蓝.一遍一遍的打磨,景泰蓝的美正源于此,从古至今,景泰蓝始终以繁复的流程打造着流光溢彩的精致,即便今天,依旧光彩照人. 据历史记载,在乾隆年间,吃年夜饭的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