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学步(181):切磋琢磨不离砂 细察打磨砂文化(上)
相关推荐
-
红山文化与夏朝玉器(是否存在砣具)专业课
古玉圈内,一直保持着一种怀疑的态度,红山文化(距今5000年有余)与夏朝(距今4000年有余)玉器因纹饰简单(甚至没有纹饰),圈内一直有极大数一部分学者存疑是否有砣具存在,很多人甚至肯定的说,砣车的发 ...
-
辛学飞:研析红山文化玉玦制作的步骤及使用的工具
二.试分析红山文化玉玦在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几种工具 (一)桯钻和管钻 红山人在制作玉玦的整个过程中,他们所使用的工具主要就是图1.的桯钻和图2.的管钻这两种.桯钻应该是实心的,而管钻应该是一种空心的. ...
-
部分转载:红山文化古玉开门常识
原文地址:红山文化古玉开门常识作者:山山 红山古玉的仿品虽然数量居多,但只要你掌握了红山古玉的门道,鉴定亦就不难了.李彦军老师说:"因为我们都知道鉴定学的常识,越是高古的东西,离我们就越远, ...
-
古玉学步(24):细察灰皮好似内流浆 伴生结晶方为真白霜
古玉的鉴赏,不仅要研究分析古人制玉先天的料.工.型.纹,还要进一步辨识鉴定成器后天的沁.蚀.皮.浆--古玉的质变特征--考察古玉的"神韵"之源. 玉为茫茫宇宙亿万年日月精华之结晶, ...
-
古玉学步(82):凌家滩文化玉人的微观图像解析
凌家滩玉人隧孔的钻磨技术是远古玉作技术的文化之谜. 古代钻孔技术大致可分为管钻和实心钻.管钻作为古代治玉钻孔技术中的一种,源远流长.其原理为:用空心圆形状的钻具对玉料进行钻孔,同时加水和解玉砂,钻孔完 ...
-
古玉学步(206):高古沧桑蚀伴砂 仿古嫩皮无文化
2021-04-14 11:44:03 古与仿古观一皮即可鉴真伪,所以有"瓷看底玉看皮"之说. 古与仿古制玉,皆离不开皮壳的打磨工艺,区别在于古工用解玉砂打磨,砂痕粗细.长短.带入 ...
-
古玉学步(20):开料镂雕怎解玉 细察工痕藏拉丝
题图 古砣工痕第三要义是"拉丝痕". 由于古玉的工痕直接取决于所使用的工具,利用现代工具无论如何也仿不出古代工艺痕迹,"拉丝"是古玉鉴识中又一重"点& ...
-
古玉学步(43):开料解玉古工艺 细察切割留痕迹(片切割)
一夫之2018-05-06 10:44:43 切割,是制玉的一道重头工艺,古人叫做"解玉",既是玉器塑形的基础,又是镂雕纹饰雕琢的主要方式.切割工艺根据工具的差异,分为线切割.片切 ...
-
古玉学步(95):天赐遍处料与砂 莫因一说成固化
古玉文化形成的条件有二:玉料和解玉砂.国人崇玉,历史悠久,在论古玉时,往往进入一个误区:天下只有和田玉.这是缺乏对华夏古玉文化起源的全面了解而走向偏颇了,如此固化,往往会与真正古玉失之交臂. 古玉资源 ...
-
古玉学步(101):辨别古今游丝纹 细察接砣与平行
游丝毛雕是已然失传的古玉工艺(参见<古玉学步(98):揭去层层故玄妙图说古工游丝描>).由于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今仿知难而上涉足其中,往往一件藏品看真看仿各据其"理"莫 ...
-
古玉学步(80):玉面平静先勘砂 整器老旧辨风化(上)
古玉辨识,料工形纹沁蚀包浆都要全面考查,全真方真.一假俱假. 一件玉件到手,先从何处入手?本无一定之规,全凭各自经验.学步以为:玉面洁净先勘砂,整器老旧辨风化. 八千年古玉文化的精髓在于:解玉砂(参见 ...
-
古玉学步(81):玉面平静先勘砂 整器老旧辨风化(下)
古玉辨识,料工形纹沁蚀包浆都要全面考查,全真方真.一假俱假. 一件玉件到手,先从何处入手?本无一定之规,全凭各自经验.学步以为:玉面洁净先勘砂,整器老旧辨风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天地人白玉三连环 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