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鉴赏——吴昌硕的《岁寒清供图》

在经历了一段“寒酸尉”生涯之后,将近而立之年的吴昌硕(1844-1927)离开浙江老家,前往杭州、上海及苏州,开启了新的旅途。此后,吴昌硕遍访师友,专心于艺事,开始接触篆刻和绘画。在林树中编订的《吴昌硕年谱》中,吴昌硕约在34岁时正式作画,老师为任伯年。现藏于广西博物馆的吴昌硕《岁寒清供图》(见下图)为纸本设色,纵134厘米、横45.8厘米。根据题识可知,此作为光绪二年(1876)元日所作,吴昌硕时年33岁。由此可知,吴昌硕随任伯年学画的时间要比年谱所记稍早。《岁寒清供图》可能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吴昌硕最早的有纪年的绘画作品。这幅作品为我们研究吴昌硕的早期绘画面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

吴昌硕的《岁寒清供图》描绘的是晚冬和早春交接时盛开的应时花卉。画面中,有“中有不老神仙花,花开六出玉无瑕”的水仙、有“苦铁道人梅知己,对花写照是长枝”的梅花。吴昌硕说:“石得梅而益奇,梅得石而愈清。”因此画面中也少不了与梅花相互依存的湖石。画家还绘出一个造型歪扭的古瓶,为作品平添几分朴拙之气。他大胆使用水墨挥写,行笔、落墨均十分潇洒,赋色也古雅、清新。虽然画面整体略显清秀,未展现出其晚年作品中常见的苍劲老辣之感,但仍透出一种古朴稚拙、活泼动人的精神气象。这种精神气象主要体现在运笔、用墨与章法所构成的张力上。画家以线塑形,充分发挥线条的延展性,讲究线条的力度与韵味,使画面轻重分明、虚实相接,令朴拙、凝重的气度随线条游走于画面之中。弧中带折的长线条似篆如草、雄健放纵,时而刚劲,时而柔和,在纵横交错间让物象既显现出古拙、斑驳之韵,又彰显出金石之气。在厚重、朴拙的线条的带动下,画家随形点染梅花花瓣,轻描淡抹地为水仙填色。整个画面显得一气呵成、简洁典雅,落墨、用色均清爽干净,绝无累赘之处。画家使用饱含水分的大面积墨色涂抹出坚挺的石块,让石块的笔墨韵味远胜于造型之奇。在狭长的画幅中,画家利用一长一短的题跋与穿插交错的物象形成斜角倚靠的关系,使画面呈阶梯上升状,显得十分紧凑。画家对物象的描绘繁简得当,排布疏密有致。梅花、水仙和石块之间形成互相靠拢的椭圆形环状结构,展现出一片祥和之气。

吴昌硕在画面左下角写道:“一个瓶儿歪又斜,自秦自汉且由他。园丁真个能知事,折一枝儿新放花。”此语不仅表达出他作画时的舒畅心情,又点出了绘画的主题——岁寒清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清供图属于时节应景的题材。这一题材一般以果蔬盆景、金石器物入画,并录以诗文。这类作品既有供奉、祈福之意,又可装饰厅堂,甚具雅趣。作于正月初一的清供图一般称为“岁寒清供”或“岁朝清供”。清供图清新写意、雅俗共赏,备受海派画家青睐。吴昌硕得海上画派名家传授画艺,笔下的题材不逾传统。同时,出于对金石器物的喜爱,他也时常绘制清供主题的作品,以抒雅好。

吴昌硕集诗、书、画、印四技于一身,其书画成就最为人瞩目。但在学画之前,他就精通金石之术,与俞樾、金铁老、陆心源等人渊源颇深。缘于古器物、碑刻的图像给他带来了极为深刻而直观的视觉体验,古拙而生趣盎然的艺术效果自然而然地成为其绘画的美学追求。此外,科考出身的他在书法方面也根基不浅,故在以书入画的实践上自有理路。他曾自述:“我生平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书之法作画。”初学绘画之时,任伯年就曾点拨他,认为他的书法根基深,不妨就以写篆书的笔法来画花瓣,而用作草书的笔法来写枝干,变化贯通,也就不难体会画理的奥秘了。

比起吴昌硕晚年的精品,此幅《岁寒清供图》的笔墨或许仍显得有些稚嫩、单薄,但也呈现出朴拙、潇洒的气度。这种气度也正是吴昌硕之后的作品中最为真挚、持久、绵延的基调。

——转自《中国书画报》

(0)

相关推荐

  • 清朝晚期海派代表人物吴昌硕二十七幅精品绘画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 ...

  • 赵之谦《岁朝清供图》

      岁朝图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题材之一.岁朝指农历元旦,历代画家特别是文人画家都喜欢在这一天绘制<岁朝清供图>,作为新年伊始的开笔之作.据考证,绘制岁朝图的传统源自于宋代宫廷,从宋徽宗赵佶 ...

  • 近代名家画岁朝清供图

    #历史冷知识#

  • 小叶紫檀百宝嵌,岁朝清供图,文房茶室提箱

    小叶紫檀百宝嵌[岁朝清供图]提箱 箱长25宽16高25cm 重7.7斤 提箱很早即有,到了明代方形提箱的样式才基本固定下来,且做工更为精巧讲究,常用作盛放各种贵重物品或文房用品.可放置文件.账册.契约 ...

  • 史上最全《岁朝清供图》

    歷代<歲朝清供圖>集錦 <后汉书>卷39<周磐传>记载:"岁朝会集诸生,讲论终日."唐代章怀太子李贤注曰:"岁朝,岁旦."自 ...

  • 中国画里的新年 | 史上最全《岁朝清供图》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在不同的时代,春节有不同的名称.魏晋南北朝时,春节被称为"岁朝". ..................................... ...

  • 古代画家画岁朝清供图

    #辞旧迎新打卡挑战活动#古代画家画岁朝清供图 赏古人的春节,花花果果,红红火火,开开心心.#画出新年# #文化大拜年# #我要上微头条# #艺术# #国画同好会#

  • 岁朝清供图

    #文化大拜年#明天就是年三十了,古往今来,文人画家都喜欢在新年伊始,画岁朝清供图,为新的一年增添吉祥祝福.

  • 历代名家笔下的《岁朝清供图》

    岁者,年也. 朝者,元.初也. 清供者,清雅之供品也. 隆冬风厉,百卉凋残, 晴窗坐对,雪窗听竹. 以仙花.瑞草.佳果.奇石.文玩.美器, 供于案上. 供天地日月,神仙圣贤,祖宗社稷, 从祭祀的尊敬到 ...

  • 新春以“清供”入画的画作,称之为“岁朝清供图”。

    因其蕴含丰富.寓意深邃.雅俗共赏,多用此题材给节日平添几分祥和喜庆的气氛. 清供图欣赏(齐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