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文明:陶寺文化对中国文明的贡献
相关推荐
-
河洛文化的历史发展
夏代 第一阶段 夏代是早期河洛文化的第一阶段,在这时,河洛文化的内涵就是夏文化,二里头遗址就是当时河洛文化的核心载体. 考古研究表明,在距今约5000-3500年期间,生活在中原地区,具体地讲生活在河 ...
-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课程笔记整理(十):隋唐建筑文化(2)
第249篇 [心尧爱影视书籍]
-
孟和套格套:夕阳照耀世界遗产元上都遗址
孟和套格套简介:现在内蒙古博物院工作,主要从事内蒙古地区民族民俗文化遗产展览与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士.内蒙古大学硕士.并修完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课程.曾访学蒙古国立博物馆.日本学艺大学.日本国立历史民俗 ...
-
何驽:陶寺文化对中国文明的贡献
引言 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晋南的陶寺文化,在距今4300年~4000年前,进入了邦国,成为中国文明核心在中原形成的起点.苏秉琦先生最早关注陶寺文化与中国文明的关系,着眼于考古学文化因素与面貌的南北碰撞与融 ...
-
【讲座纪要】陶寺遗址与中华文明
2016年12月12日下午,中国钱币博物馆"钱博讲堂"第四次活动在馆报告厅举行.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队长何驽先生做了题为"陶寺遗址与中华文明 ...
-
【讲座报名】陶寺遗址与中华文明起源
中国钱币博物馆 钱博讲堂 陶寺遗址与中华文明 的起源 主讲人:何驽 何驽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山西考古工作队队长.何驽博士主要从事山 ...
-
第七百九十七篇 红山文化与中国文明起源1
X 红山文化与中国文明起源的道路与特点 --郭大顺 回顾红山文化的发现和研究史,从加世纪30年代前后红山文化发现到70年代末的大约半个世纪时间里,红山文化一直是作为在中原文化影响下的一支边远文化,在中 ...
-
第1404篇 红山文化与中国文明起源的道路与特点1
红山文化与中国文明起源的道路与特点 郭大顺 回顾红山文化的发现和研究史,从 20世纪30年代前后红山文化发现到70年代末的大约半个世纪时间里,红山文化一直是作为在中原文化影响下的一支边远文化,在中国史 ...
-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要览・略论中国文明的起源
双孔玉斧(长12.5厘米) 四孔玉刀(长23.5厘米) 西朱封202号大墓出土的龙山文化组合玉笄 西朱封龙山文化大墓出土器物. 朱封遗址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南5公里弥河北岸的高台地上,北面紧靠西朱封村, ...
-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要览・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继续探索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继续探索> 张光直 著 张长寿 译 <考古学参考资料>1978年第1辑第3-21页 本文认为中国考古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27年里取得了巨大成就, ...
-
韩建业:良渚、陶寺与二里头——早期中国文明的演进之路
良渚古城.陶寺古城和二里头古都的面积都在300万平方米左右,是目前发现的商代以前最为宏大的聚落遗址.本文结合早期中国历史文化格局的变迁,拟对这三处超大型中心聚落的结构功能.统治和影响范围.形成和衰亡背 ...
-
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考古文化大盘点——探寻早期中国文明
中国历史重大事件第二篇: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考古文化大盘点--探寻早期中国文明,分清文化类型与遗址的区别和联系 中国早期考古学文化一览表 原始社会又叫史前社会,由于缺乏文字记载,我们对该时期的研究主要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