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杜甫《黄草》诗

(0)

相关推荐

  • H13杜甫七绝《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一绝奉答》读记

    杜甫七绝<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一绝奉答>读记 (小河西)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一绝>奉答二绝 这首诗作于宝应元年(762)春.时杜甫居成都草堂,严武为两川节度使.成都尹及御史 ...

  • 杜甫夔州诗

    X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是集大成之时代的集大成之诗人,也是"中国唯一影响随着时间不断增长的诗人".一千三百年风雨依旧 ,杜诗"会当凌绝顶,一览纵山小&quo ...

  •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精析

    公元765年,严武暴病去世,杜甫在蜀中失去了依靠,携家眷一路东下,于第二年到达夔州.在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顾下,杜甫为公家代管东屯公田一百顷,暂时安定下来.两年后杜甫决定北上返乡,由于时局动荡.生活窘迫 ...

  • 杜甫的咏雨诗写得感人至深,句句都充满了忧愁,道尽了人生的无奈

    公元766年(唐代宗大历元年),时年54岁的杜甫离开成都沿江而下,到达了夔州(重庆奉节)之后用尽了盘缠,只得停留在当地,以此来寻求机会再次出发.其实从成都出发之时,杜甫身上所带的钱就不带,当时由于各地 ...

  • 陈尚君:寒微诗人戎昱的风流情债与真实人生

    原创 陈尚君  文史知识  2021-6-4 . 戎昱是中唐前期一位不太著名的诗人,但也有一定名气.这样说的依据是,他身后十几年或二十来年,宪宗皇帝处理北方民族入侵时,遇到麻烦,宰相建议和亲,皇帝说有 ...

  • 杜甫晚年用一首诗评价诸葛亮,虽然只有短短几句,但是点评很精彩

    公元766年(唐代宗大历元年),已经54岁高龄的杜甫决定离开成都,准备回河南老家看看,走到夔州(重庆奉节)时身上的盘缠用尽,只能是停下来再次等待机会,这一停留又是一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他游历了夔州很 ...

  • 看图识唐诗(208)杜甫·黄草

         杜甫·黄草  黄草峡西船不归,黄草峡西边船不归, 赤甲山下行人稀.赤甲山下面行人稀. 秦中驿使无消息,长安驿使没有带来消息, 蜀道兵戈有是非.蜀地军方存在内乱问题. 万里秋风吹锦水,万里桥的 ...

  • 杜诗七律赏(86)杜甫·黄草峡

          鸟瞰黄草峡 杜甫·黄草 黄草峡西船不归,黄草峡西边水路阻隔船不能归, 赤甲山下行人稀.赤甲山下面陆路梗塞行人甚稀. 秦中驿使无消息,长安驿使没有带来消息, 蜀道兵戈有是非.蜀地军方存在内部 ...

  • 徐渭《雨中醉草诗册》高清行书欣赏

    徐渭<雨中醉草诗册>行书,此卷书于万历元年(1573),时年53岁,上海博物馆藏. 徐渭的书法和明代早期书坛沉闷的气氛对比显得格外突出,他最擅长气势磅礴的狂草,但一般人很难看懂,用笔狼藉, ...

  • 徐渭行书《雨中醉草诗册》

    书法密码微店 徐渭<雨中醉草诗册>行书,此卷书于万历元年(1573),时年53岁,上海博物馆藏. 徐渭的书法和明代早期书坛沉闷的气氛对比显得格外突出,他最擅长气势磅礴的狂草,但一般人很难看 ...

  • 陆战一师半岛征战记(二):黄草岭遇硬钉子,长津湖陷重包围

    1950年8月,美军陆战一师紧急参加朝战,经过釜山包围圈的艰苦防御战后,在仁川登陆中大获全胜,朝人民军在撤退中遭受重大损失,剩下的兵力已不足为虑,虽然有传言中国可能要参战,但是美军情报部门已经明确否认 ...

  • 杜甫这首诗,不按套路出牌,为什么能被评为“古今七律第一”?

    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诗使人灵秀,在于诗之精炼.优美的语言,琅琅上口 ...

  • 跟杜甫学写诗,王和尚细讲律诗写法,记住三要点,可写出绝妙律诗

    今日谈诗,王和尚细论律诗之章法. 章法即篇法,即律诗之行文铺排,写景抒情之脉络结构,亦即律诗之情感演进.议论步骤与波澜之起伏节次.无章法则行文散乱,无次第,无开合,无张弛.因此,律诗须重章法.章法即行 ...

  • 跟杜甫学写诗!杜甫是怎样当官的?你赞成杜甫的忠心么?

    左拾遗是一个"从八品上"的官职,职务是供奉皇帝,看见皇帝的命令有不便于时.不合于理的,就提出意见,同时还有举荐贤良的责任.这个官职看似很重要,但是品阶很低,并无多大职责空间,不过是 ...

  • 杜甫这首诗有两个版本,江村的夏天,久违的安定

    安史之乱于755年爆发,长达八年之久.杜甫在战乱中流亡转徙,终于在759年来到成都,得到了久违的安定,并在朋友严武等人的资助下,在浣花溪畔盖起了一间草堂. 一家人疲于奔命,现在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