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夏评说历史”之李敬业举兵讨武为什么会失败?

(0)

相关推荐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43

    NO.143 最先投入战斗的是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鲁炅四个节度使的部队. 战事异常激烈,双方旗鼓相当,难分胜负. 正在胶着之际,鲁炅突然中箭受伤,他和他的部队不得不退出了战斗序列. 于是他的位置改 ...

  • 藩镇密谋火烧洛阳皇宫,时间仅剩1天,大唐东都留守能否守护洛阳城的平安?

    惊天秘密 815年某天,大唐东都洛阳留守吕元膺接到密报:"平卢藩镇在'驻京办'密谋,准备明天放火烧掉皇宫,还要趁机在城里烧杀抢掠!"想在大唐两京之一的洛阳为非作歹,是不是太异想天开 ...

  • 香积寺之战:决定大唐命运的一战!回鹘铁骑犹如天兵天将

    安史之乱是大唐历史上最为重要的转折点,是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大唐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在联合了回鹘骑兵的情况下,才收复长安洛阳二京,最终镇压了叛军.回鹘骑兵淌血卖命自然不是做慈善 ...

  • 一代女皇武则天传奇 |隋唐史话连载09

    本篇系精编经典中国通史之<隋唐史话>连载09(点击看上篇),欢迎收看. 武则天出身大贵族大官僚家庭.她的父亲武士彟,由于参与李唐建国有功,封太原郡公.应国公,任工部尚书,食实封800户,赐 ...

  • 李存勖为何无力镇压魏博兵变?

    同光四年二月,魏博戍守瓦桥关的士兵轮番归镇,行至贝州时,李存勖发来诏令,不准他们返回邺都,激起哗变. 魏博兵变后,天下开始重新站队了. 不满李存勖的人,就站在魏博军人一边:愿意支持李存勖的人,就继续站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71 奉旨打劫

    NO.171 十月二十七日,唐军前锋到达洛阳附近,随即分兵北上攻克黄河以北的战略要地怀州(今河南沁阳),接着又进抵位于洛阳西北的横水(今河南孟津横水镇). 数万叛军早已在那里严阵以待. 仆固怀恩带领主 ...

  • “老夏评说历史”之唐高宗为什么能灭掉高丽?

    小编说:老夏说书开通7个多月,文章一直是老夏讲述历史故事,从今天这期更新开始,老夏不仅仅是只写历史故事连载了,他开始尝试写一些带着自己评论观点的文章,我把这些文章暂取名为"老夏评说历史&qu ...

  •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李园

    李园,战国时期楚国权臣.其为赵国人,入楚,以乃妹贵,谋划诛杀了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专楚政.楚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为这件事发愁,就寻找宜于生育儿子的妇女进献给楚王,虽然进献了不少,却始终没生儿 ...

  • 春秋战国历史人物——李冰(战国时期的水利家)

    今山西运城人,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年)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成都平原富庶 ...

  • 二里头考古学文化的三角恋,是造成夏王朝历史虚无的根本原因

    从艾兰"夏代神话说"看中西方学界夏文化研究的差异_二里头 摘要:艾兰的"夏代神话说"是西方学界"夏文化"研究的重要观点之一,也是中国学者最常 ...

  • 唐朝历史人物——李勣

    英国贞武公李勣(594年-669年,"勣"音"绩"),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汉族,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 ...

  • 唐朝历史人物——李勉(唐朝宰相)

    李勉(717年-788年),字玄卿,唐朝宰相.宗室,宋州宋城县(今河南商丘)人, 郑王李元懿曾孙.唐高祖李渊玄孙. 李勉早年曾任开封县尉,后任监察御史,累迁至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拜岭南节度使.大历十年( ...

  • 唐朝历史人物——李愬(十七史百将传)

    凉武公李愬(sù)(773年-821年),字符直.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唐代中期名将,为西平郡王李晟第八子,有谋略,善骑射.因家族背景任协律郎.卫尉少卿等职. 从小慈孝过人,李晟死后,与兄李宪坚持为 ...

  • 唐朝历史人物——李泌(唐朝宰相)

    李泌(bì)(722年-789年4月1日 ),字长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唐朝中期著名道家学者.政治家.谋臣,为南北朝西魏时"八柱国"李弼的六世孙.历 ...

  • 唐朝历史人物——李抱真(十七史百将传)

    李抱真(733年-794年7月2日 ),本姓安,字太玄(一作太元 ),河西人.开府仪同三司安修仁玄孙.司徒李抱玉从父弟.李抱真以山东三州训练有素的军队, 外抗叛军 ,内安军士,"为群盗所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