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重视技术,何谈掌握核心技术?

美国商务部在美东时间4 月16日宣布,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直到2025年3月13日,并对中兴通讯处以 3 亿美元罚款。一时间,诸多网民纷纷表示非常气愤,很多人表示对于中国芯发展现状表示担忧。实际上,除了芯片设计与制造行业,中国在很多其它的行业都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这些行业的企业都有可能类似中兴通讯公司一样被欧美公司卡脖子。 对于不掌握核心技术的行业状态,笔者作为一个在IT行业工作17年的资深从业者,深有感触。

笔者在IT行业的工作经历,分成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期4年,笔者从毕业到第四年,主要担任Java程序员,从事基于J2EE平台的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第二阶段为期13年,从2005年至今,主要是在SAP 咨询行业,从事SAP后勤模块的实施工作。

先说说第一个阶段。笔者刚刚入行做程序员,就听业界的一些资深程序员说软件开发行业是吃青春饭的,30岁以后或者35岁以后,不适合再做软件开发了。刚开始笔者深信不疑,后来接触到了国外的一些开源软件,在工作中认识了一些从国外留学工作后回国发展的一些同行。听他们说,在国外,不存在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问题,国外很多很资深年级很大的程序员大牛,白发苍苍的老程序员很常见。所以笔者就奇怪了,为什么在咱们中国会存在'软件开发是吃青春饭’的说法呢?看样子这又是中国特有国情吧?

笔者认为,软件开发与设计,是属于企业研发岗位,可以说是有技术含量的职位,日常工作需要做很多原创性的技术探索,这种工作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与认可,即是是在IT行业内部,也应该是受人尊重的工种。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在IT业界,在绝大多数企业里,软件开发工作并不受人尊重,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加班比较严重,更为重要的是,所得到的收入是业界最底层。稍微资深一点的开发人员,都想着改行去做项目管理,项目总监,向管理转型。一方面,中国职场的成功标准是看是否能做管理人员,是否能够’当领导’;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对于成功的判断标准之一就是看收入水平,只有当了领导,才能获得较高的收入,才符合传统中国社会对于成功的判断标准。正是因为做技术不受待见,被鄙视,所以很多从事一线软件开发与设计的人干了几年,或者三十岁三十五岁以后不再从事一线技术研发工作了, 要么改行要么转型做管理人员。在中国做管理,你懂的,其实就是搞搞关系,刷刷嘴皮子,打打酱油,瞎混混, 完全与技术无关了。

另外国内大多数软件公司,都是从事一些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应用层面的开发。在中国软件行业,你基本找不到做系统软件研发的公司,大家都是在做应用软件的开发。一些核心的软件,比如系统软件尤其是操作系统的研发,需要长时间的巨额投入以及数十年如一日的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去搞研发,以中国人的喜欢赚快钱的浮躁心理,有几家公司几个人能熬得住寂寞,长期投钱搞研发?

整个软件行业都不重视做一线研发与设计工作的人,并且没有公司愿意去从事核心软件系统的研发,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在软件行业,所有的核心技术中国一直没能掌握:PC操作系统被美国人掌握了,办公软件(Office)被美国人掌握了,数据库软件被美国人掌握了,各种开源的软件都是欧美程序员写出来并供全球程序员使用的,手机操作系统软件(安卓/iOS)也被美国人掌握了。这种状况至今依旧存在,没啥改变。

在笔者职业生涯的第二个阶段,笔者改行做了SAP ERP咨询顾问。这个行业需要从业人员掌握SAP软件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与要点,然后结合各个企业管理现状,帮助企业进行流程梳理与重组,然后让企业的财务以及供应链能在SAP系统上完美的运行起来,方便企业管理层根据业务实时报表数据科学决策。SAP咨询顾问,需要掌握SAP软件系统的技术点,需要由过硬的技术,咨询顾问首先是一个技术人员;不管是模块顾问还是开发顾问,离开了技术,都无法胜任咨询顾问工作。在这个行业里,也面临相同的问题:仅仅是做SAP咨询顾问,在行业内部还是不受尊重,被人认为是混的不好的,其收入水平也处于较低的底层。很多资深的顾问,都想着向项目管理,一线经理,二线经理,总监等管理职位转型。一句话,都是认为能成功转型做管理,才是成功的人生。

说到ERP软件系统,国内是有知名软件比如金蝶用友等,是本土企业开发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但是这些软件系统功能相对简单,比较适用于国内的小型企业,软件产品费用低廉,利润微薄。而ERP行业的高利润的金字塔塔尖的软件系统,比如SAP, Oracle这些适用于大公司尤其是跨国企业的软件系统,都是由欧美公司研发的,核心技术都由他们掌控。这些软件系统厂商处于垄断地位,能以比较高的价格销售给客户,使得软件提供商能获得非常丰厚的利润。我们提供咨询服务是基于SAP系统,它由德国SAP公司提供,可以说核心技术并不掌握在我们这些咨询顾问手中,也完全不掌握在中国人手里。类似笔者这样的SAP咨询顾问,也只能基于这些现成的软件平台,给客户提供咨询服务。主要工作就是耍耍嘴皮子,打打酱油,搞好客户关系,摆平客户,然后收钱走人,做的工作没啥科技含量。

在中国,国有企业里,做技术的绝对是最底层;在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里,做技术的也是最底层;在华为与BAT为首的少数互联网高科技公司里,技术工种比较受重视,从业者收入可观,受人羡慕;在一些大的外企尤其是IT行业的顶级外企,比如IBM、微软,Oracle,SAP等高度重视技术的公司里,有管理路线,技术路线和销售路线可以供员工选择,优秀的做技术的员工可以享受副总裁的福利待遇,享受较高的社会地位与尊重。

很明显,高度重视技术的企业才能做大做强,高度重视技术的国家才能掌握核心技术。

2018-04-21 写于无锡市新吴区

(0)

相关推荐

  • 慢动作学习丹羽孝希反手侧切,乒乓球防弧圈高级技术,谈如何练习

    今天用丹羽孝希的战例,谈一下横板反手侧切. 丹羽孝希,日本乒乓球队的核心主力,是仅次于张本智和的二号主力. 左手横板,两面反胶,球风灵巧,正手好,落点节奏控制较好.比赛中神球不断,被球迷称为" ...

  • 铝合金熔体多种净化方法及新工艺技术浅谈

    来源: 坚美铝型材厂 大沥铝材网 1 前沿 铝及铝合金在熔炼过程中,表面极易被氧化生成Al2O3, 同时也极容易吸进气体,特别是氢气.由于氢和氧化夹杂物的存在,会影响铸棒的纯净度,使铸棒产生气孔.夹渣 ...

  • 现代侦察技术浅谈(文津搜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军事侦察)

    现代侦察技术浅谈 文献类型:专著 责任者: 王稚编写 出版.发行者: 战士出版社 出版发行时间: 1980 来源数据库:馆藏中文资源 分享到: 文献传递 详细信息 馆藏信息 所有责任者 :王稚编写 标 ...

  • 《网赚宝典》连载三:从后 App 时代的技术变化谈起

    目录 什么是独立开发者? 从刻舟求剑谈起 什么是后 App 时代? 后 App 时代的特征和痛点有哪些? 后 App 时代的变化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谈一谈 Web App 技术演化的4个阶段 WebA ...

  • 技术 | 浅谈击球动作要点的几个常见错误

    很多击球的动作细节如"向前击球",不仅初学者常常做不到,一些中等水平的球友也把握的不好.初学者做不到是因为实践太少,或者兼顾不了那么多的动作要点,中等水平做不到也有几种情况,一是不 ...

  • 从技术面上谈个股(附股)

    大家好,我是红茶品股,实战派投资大V,股市规律挖掘的先驱.缠论爱好者.力足于全球投资品种,善于通过技术面寻找行情规律挖掘投资机会,喜欢通过缠论观点剖析当下格局.提醒:任何的投资分析.决策,80%以上都 ...

  • 技术 | 浅谈水泥工程总图布置特点

    引言 某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于2004年建成,年产熟料155万吨.水泥200万吨.2019年,以减量置换的原则在预留建设用地上新建了一条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每年新增产熟料15 ...

  • 到底谁不重视技术

    今天这个话题,其实不完全是谈技术的. 有人抱怨老板不信任,那么除开老板本来就不重视技术之外,有什么理由老板不信任技术人员呢?通常肯定不是钱和管理的问题,这方面老板自然有办法不让技术人员染指. 不得不承 ...

  • 助力企业结构升级,实现数字化转变-数字孪生技术浅谈

    2002年,在Michael Grieves教授在密歇根大学的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课程上,数字孪生的设想首次被提出,当时Grieves教授将这一设想称为"Conceptual I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