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局,邮局! | 肖复兴

(0)

相关推荐

  • 探讨邮票用于快递的可能性

    据说邮政要将信件包裹快递等业务整合在一起,这给快递贴用邮票提供了条件. 目前的情况是绝大部分邮局信件贴票没问题,前几天我刚寄了一封挂号信,贴的是个性化邮票,邮局的人二话没说就给寄了,在我所在的城市挂号 ...

  • “中国邮政为啥还不倒闭?”

    为什么中国邮政还不倒闭? 在这个凡事都讲究效率的时代,尤其是在快递行业急速发展的中国,人们说起"慢如龟速"的中国邮政,总是满满的嫌弃-- 知乎上甚至有专门的话题--为什么中国邮政还 ...

  • 张朝霞:渐行渐远的书信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 ...

  • 书信微信看变迁

    陈新平 "一行书信千行泪"40多年前,我的老家偏僻闭塞,既不通电灯,也不通电话,乡亲们与外界的联络全依赖于"家信". 少时,我经常帮助村里爷爷.奶奶读信写信,他 ...

  • 久违的远方来信

    已经忘记多久没有收到信件了.书信这个在上世纪前承载传递讯息与情感的信物,在岁月的流逝中渐渐掉队,而一路前行的我们对此似乎毫无察觉,甚至一度忽略了它曾经在一个时期的默默陪伴.待到猛然惊醒,回望时间的长河 ...

  • 饱受诟病的澳洲邮政在疫情中速度变得更慢,人们终于忍无可忍……

    共1739字|预计阅读时长2分钟 相信每个刚来到澳洲的华人,都要经历一段对生活变得不便利的体验.其中,以快递的体验最为突出.在国内"四通一达"几大公司竞争下,只要你不是在非常偏远的 ...

  • 谁寄彩笺云中来

    记得很小的时候,曾经看过一部黑白电影片<鸿雁>,模模糊糊的记忆里,映现出的是东北地区的一位邮递员,顶风冒雪投递报纸.信件的故事.后来对邮递员了解了很多,得知了他们工作的不易,从早先的步行到 ...

  • 母亲的世界 | 肖复兴

    文/ 肖复兴 一 四十多年前,我从前门搬到洋桥,尽管那里离陶然亭公园不远,但明显属于城乡接合部的郊区.如今,那里已经成为高楼林立的闹市.沧海桑田,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造化,足以看见城市化进程的足迹,远非雪 ...

  • 节气接上地气 文丨肖复兴

    . 节气接上地气 文丨肖复兴 . 立夏.夏天来了.立夏和立春不大一样.立春的讲究更多一些,要咬春,踏春,打春牛,等等,因为那是一年之始,自然要隆重些. 立夏,很平易,没有那么多的讲究.绚烂的春花开过了 ...

  • 肖复兴 || 一壶时叙里闾情 ——序董华新作散文集《十里不同乡》

    老友德宁推荐董华这本散文集<十里不同乡>给我.书分四辑,分别书写自己的师友和至爱亲朋,以及难忘的乡间童年.先读书中的第一篇<正大圣殿,我的文学之母>. 很长的篇幅,读起来却并不 ...

  • 分发三个平台《肖复兴散文》:年轻时候最不懂的是父母

    我摸到开关,打开了电灯,才看见母亲蜷缩在床上的被子里.赵大爷对我说:"你妈两天没出门了,我担心她一人在家别出什么事,进你家一看,老太太感冒躺在床上起不来了,炉子也灭了,这么冷的天,人哪儿受得 ...

  • 前门九章 | 肖复兴

    热闹的前门大街   繁华平广的前门大街就从正阳门开始, 笔直向南,好像通到中国的心脏. --李健吾 一 作为前门大街的象征,前门楼子(也就是正阳门)是明正统二年(1437年)建的,它位于帝京中轴线的地 ...

  • 过年前他才会让人把这果子打下来,给梅兰芳送去 | 肖复兴

    文/ 肖复兴 一 小时候,入冬后,常吃的果子,不是现在的苹果.香蕉.梨之类.那时候,香蕉少见,苹果和梨还是有的,只是比较贵,买不起,很少吃罢了.常吃的是黑枣和柿子.这两样果子很便宜,而且经放,保存的日 ...

  • 《细读的妙处 肖复兴》阅读答案

    细读的妙处 肖复兴 ①读书从来有粗细快慢之分. ②读书细的功夫,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读书要细,这个"细",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什么叫细?头发丝这样叫细?还是跟风一样看不见叫细?多 ...

  • 【美文诵读】细读的妙处(肖复兴)(初中记叙文阅读训练)

    [美文诵读]        作品:细读的妙处        作者:肖复兴        朗读:晨  光 ① 读书从来有粗细快慢之分. ② 读书细的功夫,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读书要细,这个"细 ...

  • 肖复兴:听吴小如讲杜甫

    在杜甫诞辰一千三百年的日子里,诗离我们是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不必让所有人都做这个填空题,只是让我们自称的文化人填一下空即可,一叶知秋,便可测试出如今我们共有的文学智商.文学欣赏与接受程度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