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知识】学习古玉鉴定,先了解一个基础概念——标准器
相关推荐
-
第八百四十一篇 从民间红山文化展看红山玉器鉴定
X 图1 良渚文化玉琮. 图2 距今约5000至6000年前的红山文化,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 r> 今年是红山文化正式命名50周年,由中国陶瓷馆.红山文化网站(www. ...
-
【古玉知识】古玉挂绿,黄金满地,铜绿沁怎么形成
"铜绿沁"在古玉当中以其色彩亮丽似鹦哥绿.孔雀绿而深受广大古玉爱好者的衷爱,有古玉挂绿,黄金满地的说法. 一直的常识,古玉的沁就是由内而外地缓慢沁入玉器中的.但所谓事事无绝对,很多 ...
-
【古玉知识】古玉入门,必须知道的基础知识
浙江河姆渡出土玦状坠饰.以线切割开口,未完全切开玦口,由玦饰转化为坠饰的一种变化.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皇后之玺"玉玺 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推测为吕皇后吕雉之物. 浙江 ...
-
【古玉知识】古玉知识问答,这些问题你都知道吗?
一.良渚文化 1,三叉形玉冠饰的含义是什么? 答:三叉形玉冠饰出土于死者头部附近,出土时中叉的上方紧连一根长玉管,往往还有成组的,玉锥形器同三叉形冠饰相邻或叠压.因此,三叉形冠饰.长玉管和呈集束状的锥 ...
-
【古玉知识】古玉中的绳纹,各时期绳纹特点简述
考古所见绳纹最早出现在史前陶器上,玉器上的绳纹起源也比较早.延续时间更长.良渚文化玉器中就有了绳纹,商代玉器.西周玉器上出现比较纤细绳纹,可以视作绞丝纹的起源,战汉玉器上绞丝纹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其 ...
-
实拍青州博物馆高古玉,图文并茂学习古玉鉴定知识,提升眼力
我曾居青州一年有余,闲暇时间,喜欢逛青州博物馆,于是便有了如下馆藏古玉照片. 一.玉璧篇 东汉水银沁白玉璧,通高20.5厘米.1982年青州谭坊镇马家冢子出土.玉质温润,玉材罕见.璧肉内区饰蒲纹一周, ...
-
图文并茂,教你学习古玉鉴定!
导读:沁是辨玉开门否的首选标志,沁种开门古玉开门便八九不离十了.但是沁种五花八门,古玉受沁的名称也很多,这里搜集了古玉中相对权威的34大沁种.特征.产生年代等,大体整理如下. 一.玻璃光 玻璃光一般在 ...
-
学习古玉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适合真实爱玉人学习)
世界有三大玉器中心-中国.新西兰.墨西哥.以我国玉文化时间最久,延续最长,种类最丰富,考古界发现最早的琢磨玉器距今已有八千二百余年的历史. 先民自春秋时代就把精神道德理念与玉结合,"玉有九德 ...
-
学习古玉最便捷有效的方式——多看馆藏出土玉
良渚文化 玉钺 瑶山出土 通长18厘米 浙江省余杭县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玉钺 良渚文化 高19厘米 江苏省昆山县出土 玉琮 商代晚期 高4.47厘米.外方边长6.36-6.68厘米. ...
-
古玉界:古玉鉴定,最重要的是悟性(三)
古玉鉴定,最重要的是悟性. 除了悟性,剩下的的就是经验. 经验如何获得? 除了真金白银的市场历练, 重要的是要多看馆藏品,然后触类旁通. 所以记住这些馆藏品的详细信息, 对自己收藏眼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