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华七律诗 感史

感史

别把苍生置不平,求存便会与官争。

明君莫怒咸阳火,圣帝休惊陈涉兵。

没有贪胥损公义,何来黔首哭冤情。

民间百苦未根绝,能怨殷殷关汉卿?

【注释】读清魏源《寰海后十首》诗,步韵而咏别事。原诗云:“曾闻兵革话承平,几见承平话战争?鹤尽羽书风尽檄,儿谈海国婢谈兵。梦中疏草苍生泪,诗里莺花稗史情。官匪拾遗休学社,徒惊绛灌汉公卿。”记于2020年12月6日。

“咸阳火”,《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后以“咸阳火”为兵燹之典,见唐吴融《废宅》诗:“不独凄凉眼前事,咸阳一火便成原。”宋黎廷瑞《大江东去·题项羽庙》:“鲍鱼腥断,楚将军、鞭虎驱龙而起。空费咸阳三月火,铸就金刀神器。垓下兵稀,阴陵道隘,月黑云如垒。楚歌哄发,山川都姓刘矣。悲泣呼醒虞姬,和伊死别,雪刃飞花髓。霸业休休难不逝,英气乌江流水。古庙颓垣,斜阳老树,遗恨鸦声里。兴亡休问,高陵秋草空翠。”宋陆游《古筑城曲四首》其三:“百丈筑城身,千步掘城壕。咸阳三月火,始悔此徒劳。”清郑燮《念奴娇·周瑜宅》:“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舻云崩,旌旗电扫,熛射江流血。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九代”,九个朝代,见南朝宋颜延之《请立浑天仪表》:“七晷运变,无匪康时;九代贞观,不絶司厤。”

“公义”,公正的义理,见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二》:“圣人以天下为度者也,不以私怒伤天下公议。”宋秦观《白敏中论》:“夫公义私恩适不两全,犹当以道,权其轻重,奈何无故而废之哉。”鲁迅《华盖集续编·死地》:“历史上所记的关于改革的事,总是先仆后继者,大部分自然是由于公义。”

“殷殷”,忧伤貌,见《诗·邶风·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唐李益《华阴东泉同张处士诣藏律师》诗:“忽忽百龄内,殷殷千虑迫。”宋释文珦《寒风》:“忧心殷殷日将暮,手持空筐返茅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白秋练》:“媪以婚无成约,弗许。女露半面,殷殷窥听,闻两人言,眥泪欲堕。”

这首诗的意思是:不要把苍生置于愤愤不平,为了求得生存,他们必会与官家相争。智慧的君主别恼恨咸阳之火,圣明的帝王休得惊骇陈涉之兵。没有贪官污吏损毁公义,哪来黔首痛哭冤情。民间的百般苦难没有根绝,怎么能去抱怨鸣哀的关汉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