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中药时我们经常犯的十个错误,快看你犯错没?

有位男粉丝问我,朱老师,你说为啥现在的人那么喜欢吃药呢?就拿我老婆来说,每天各种维C,每次一吃一大把,还有我的同事,在网上看了几篇文章后,就自我诊断说有些阴虚,毫不犹豫就去药店买了六味地黄丸。我劝他不要随便吃药,他毫不在乎,说中药没有副作用,没事。

虽然老师是个中医,但老师也要纠正一点,吃中药一般来说是没有副作用的。但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辨证论治,如果辩证失误、药不对症的话,中药对脾胃以及身体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根据中药功效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副作用。比如补气补阳的药。此类药物多偏温,具有补气温阳的作用。例如黄芪、党参。如果药不对症,会导致火邪内生出现口舌生疮、心悸、头痛等症状。故阴虚阳亢内有火邪的人不宜服用。补血阴药和补阴药,此类药物多为偏凉,多为滋腻之品,具有滋阴养血的作用。如熟地黄、当归、白芍。如果服用不当,会出现腹胀、食欲减退等阻碍脾胃的运化功能,因此脾虚湿盛的人不宜服用过于滋腻的中药。”

虽说中药的材料是天然的,对身体的毒副作用远比西药要小得多,但老师也一而再再而三强调啦,是药三分毒,中药是以偏纠偏,吃对了,你身体的偏性就没了,吃错了,你身体的偏性越来越大,你说有没有副作用?

老师想问大家,吃饭有副作用吗?你天天大鱼大肉最后吃出了病,这就是吃饭的副作用!吃饭都有副作用,何况吃药乎?殊不知有的人天天吃六味地黄丸吃出肾衰竭呢。

所以,小伙伴们一定要把这个思维扭转过来,是药三分毒,不要随随便便就吃药。

在吃中药这件事上,很多小伙伴们一脸的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吃,吃多久,吃药的时候犯了很多错误,以至于吃了很多的药也没有效果,最后怪药不好,怪大夫不好,这是不对滴。

下面,老师就给捋一捋在吃中药时,最容易犯的错误。

1、一有病就吃药

这样的人心理比较脆弱,好比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稍微有个头痛脑热,麻溜地去药店买回一大堆药,生怕自己的病好不了。其实我们的身体有大智慧,也不是你想象的那么不堪一击,我们的身体自我修护能力非常强大,很多小病小灾完全不需要吃药自己就会好。一有病就吃药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会形成赖药性,身体会有记忆,下次再有类似的小病你不吃药还真好不了。

老师建议,影响不大的小病小灾或者比较轻微的虚证完全可以通过食疗来调理。

2 、道听途说,别人吃啥药我也吃啥药

别人嗓子疼吃这个药好了我也去买这个药。这样的人蛮多的。心情可以理解,病人都寻求一种归属感与安慰感,觉着同样的病他吃好了我应该也能吃好。做法实在不敢苟同,要知道中医讲究辩证施治,一人一方。同样的病病因不同方子也必然不同。不同的病,病因相同方子也会大同小异。

3 、不管身体需不需要,特别喜欢吃补药。

中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适合你的才是最棒的。人参杀人无过,高大上吧,但如果你阴虚火旺,对你就一文不值。大黄穷矮搓吧,但你若是得了实证热症便秘,大黄就可以救你的命。你说大黄重要呢还是人参重要呢?

很多小伙伴问,老师我该吃点什么来调理身体呢?文小叔说,啥也不要吃,好好吃饭,吃五谷,喝小米粥就可以了。他们不信,问小米这么普通的东西能够调理身体吗?能不能推荐一些补药给我?看看,还是想着吃补药。

大家要知道,最养人的往往是最不起眼的食物,一定要改变你的观念啊,补药吃错了就是毒药!

4、对吃饭没有兴趣,对吃药特别有兴趣

有的人喜欢吃各种各样的保健品,吃维生素,吃蛋白质,吃钙片,就是不吃饭或者吃得很少,还美其名曰:我可是在补充人体最需要的营养素哦。你吃一个橘子与吃一盒维生素到底哪个效果更好?小伙伴们可以去验证。

老师认为,任何食物都要吃全乎的,而不是抽取其中的这个素那个素。

还有的人脾胃特别虚弱,吃嘛嘛不香,但一听说什么药对脾胃好马上来了精神,买来就吃。汗汗汗。大家稍微开动脑筋想想啊,你的脾胃连最养人的食物都消化不了,你还指望它消化各种药材?好多人吃了好多的药,脾胃的毛病就是好不了就是这个道理。

不吃饭,只吃药,你的病永远好不了。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哦。

5、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估计这是很多小伙伴们的通病吧。很想调理自己的身体,今天听说三七对心血管病很好兴冲冲买来,结果只吃了一天,第二天就束之高阁了。过了一周后才想起,哎呀,我要吃三七。想想看,你的病是怎么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病去如抽丝,需要坚持不懈,需要细水流长。这种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式的吃药当然收不到效果呢,很多人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把罪责推到药身上,理直气壮地说:“这药我吃了,一点效果都没有!”

对于此,老师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6、明知道药没有效果还要继续吃下去

人挪活,树挪死。这种人脑筋比较死板,转不过弯来,理由还很充分,既然药买来了,还是吃了吧,不吃浪费了。

粉丝们,这是药啊,吃错了导致病情加重需要花更多的财力挽回,到底哪个更浪费?

有的人吃饭也是这样,明明吃得很撑了,实在吃不下去了,硬是要把剩的最后一点吃了,理由也是不浪费。最后一根稻草压死骆驼,最后一口饭也有可能要了你的命。倒了浪费,吃进肚子不消化不是浪费?还得一身病,哪个损失更大?

那么,重点来了,中药吃多久才有效果?

急症比如感冒、腹泻等一天就有效果,最迟不超过三天,三天没有改善赶紧换方子吧。缓症比如各种虚证肾虚啊脾虚啊一般十天半月就会有改善,自己可以体会到,最迟也不会超过1个月,食疗更慢一些。

7、吃药时有不良反应马上把药停了,以为遇到了庸医

这是人的本能,不想出什么意外,可以理解。但有些中药吃了会有排病反应,不但不要为此担忧,还应该高兴才对,因为药发挥效果了,正在与病邪做斗争,把病邪赶出体外呢。

什么才是正常的排病反应呢?比如你的方子里没有泻药,但吃了拉肚子了,拉了后非常轻松非常舒服,恭喜你,药很对你的症。反之,拉肚后,非常难受非常痛苦说明药不对。

8、药刚刚煎好就急不可耐地喝下

喝汤药的方法是有讲究的,这样才会发挥汤药最大的效果哦。

如果你得的是寒症,比如风寒感冒,就应该趁汤药热气腾腾的时候喝下,确保它解表发汗的效果完全发挥出来。

如果你得的是热症,应该在汤药凉了以后再喝。

如果你的汤药是补益脾胃的就需要温服,温服是啥概念?就是不冷也不热,温开水知道吧?

9、不管三七二二十一,想起来就吃药

这里指的是中成药。这样的小伙伴挺多的哦,他也坚持每天吃药,但吃药的时间太不讲究啦。想不起来就不吃,想起来了随手抓起来就吃。

滋阴的药最好在晚上服用,如六味地黄丸,补阳的药最好在上午之前服用,比如金匮肾气丸。如果你晚上服用了金匮肾气丸,很有可能失眠哦。因为晚上要养阴,白天要养阳。

补益类的药可以在饭前服用,比如调理脾胃的药。对脾胃有刺激的、偏性比较大的药可以在饭后半个小时左右服用,比如一些清热去火的药。

如果遇到急症随时可以服用,比如突然受寒了,一碗姜汤妥妥的,并不受晚上不能吃姜的约束。

10、可以给咖啡加点糖,甚至可以加点牛奶,但最好不要给中药加糖哦,这样效果会大打折扣滴。良药苦口利于病吗。我们不怕苦,好吗?

最后,虽然朱老师作为中医师,但是也要提醒大家,能不吃药就不吃药!不要把你的药物当食物,要把你的食物当药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