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眼中的伟大作家:世界名人评陀思妥耶夫斯基
相关推荐
-
我对每个人都有千言万语
我想要写东西时,会感到对每个人都有千言万语. 我生活.经历,我阅读.思考,我感受.言说,我整个儿的存在都有源头,那源头活水亦与众人有关.那"众人"不仅仅是指活着的人,还有逝去的人. ...
-
散文|帕慕克:论陀思妥耶夫斯基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 文丨帕慕克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恐怖魔鬼 我认为,<群魔>是世界最伟大的小说.20岁时,我第一次读到这本小说.我被惊呆了,震撼了,吓住了,同时,也深深地信服了.没有一部小说对 ...
-
名著《简爱》50句哲理金句
名著《简爱》50句哲理金句
-
人生,这三件事,不得不面对
以温情的笔触,抵达心灵的远方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这场旅程,只能一路向前,错过的风景再也看不到,错过的人再也爱不到.无论你多么留恋,多么不舍,也还是要继续往前走,一刻不停留. 不是不想 ...
-
创作随笔:赤裸裸向读者呈现他灵魂的人
我常有着这样的担心:别人是否通过我的文字了解我,并误解我? 我创作的所有小说,都以虚构之名在写着自己内心的想法.精神的世界.灵魂的存在.我在小说中千变万化,试图通过小说来活出成千上万种自己,其目的像是 ...
-
创作随笔:虚构与“说谎”
虚构等于在"说谎".说谎的目的,是作家为了与生活拉开距离,以体现出虚构之美.为什么要虚构呢?因为文学要高于生活.为什么要高于生活呢?因为文学更倾向于是精神上的叙事,不过是借助于现实 ...
-
世界名人评陀思妥耶夫斯基
普鲁斯特(选自<追忆似水年华>第五卷): 不管这一美感世界得到如何的创造,那始终是同一张桌子,同一块地毯和同一个女子.如果我们只是注意色彩的特殊效果,而不善于从主题上将这美感世界联系起来, ...
-
本雅明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1921)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来,世界的命运是以民族的命运为媒介来表现的.这是伟大的民族主义者的典型观念,即只有以民族性为媒介,人道才能充分发扬.这部长篇小说的卓越之处在于,它表现了人类和民族充分发展的形而上学法 ...
-
当代作家陈希我与陀思妥耶夫斯基、鲁迅的对话与同声
<心> 陈希我/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0年3月 林修身,日本长谷川商会会长,作为日籍华人代表回到中国时,离奇地因"心脏破碎"而去世.因此,记者开始了对林修身生前 ...
-
名人眼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上次发的几条关于名人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价有字数限制,再单独整理一下,大都出自大师们的文学评论,部分来源于网络,自动忽略纳博科夫. 黑塞:我们之必须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只是在我们遭受痛苦不幸,而我们承 ...
-
如何把一个作家了解到极致?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例
但凡了解一个作家,都需要一个进阶的过程,逐渐地发现作家.笔者梳理了真正认识一位作家所需要经历的七个阶段阅读的不同书籍.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例(除了这个,我也没法拿其他作家举例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生活 ...
-
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当善良不被容于世界,罪恶会肆无忌惮
序言 <白痴>内容简介:19世纪60年代的彼得堡,年轻的梅诗金公爵由于善良质朴被周围人视为"白痴",而他这种"白痴"实际上是一种大智若愚.绝色女子娜 ...
-
扎加耶夫斯基去世:“保卫诗歌,并试着赞美这遭损毁的世界” | 诗通社 | 诗生活网
据波兰媒体称,波兰诗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因病在克拉科夫去世,享年75岁.扎加耶夫斯基是波兰知名的诗人和散文家,被认为是"波兰诗派"的中坚力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曾给了 ...
-
扎加耶夫斯基:试着赞美这遭损毁的世界
试着赞美这遭损毁的世界 诗 | [波兰]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著 译 | 李以亮 试着赞美这遭损毁的世界. 回想六月漫长的白昼, 野草莓.滴滴红葡萄酒. 那井然有序地长满 流亡者废弃家园的荨麻. 你必须 ...
-
波兰诗人扎加耶夫斯基: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
扎加耶夫斯基在中国领取"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游坚/摄) 1 1979年,亚当·扎加耶夫斯基赴德国柏林短暂居留.当他终于得以远距离反观祖国波兰的社会现实和自己走过的创作道路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