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让中国文化一步步失去了蓬勃发展的能量,变得“内向”,变得僵化不前?
相关推荐
-
读后感:两宋之变 —— 中国文人的一次精神转型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出生之前发生过什么,那他这毕生就只是一个无知的孩子.-- 西塞罗 * * * * * 最近读一本书,美国著名宋学家刘子健所著的<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 ...
-
“三寸金莲”摧残中国女人几百年,罪魁祸首是这个儒家圣人?
南宋学者朱熹,在明清两朝五百年里,一直被儒家尊为圣人,他的理学学说,被朝廷官府大力弘扬,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标准答案. 新文化运动开始后,朱熹受到很多现代学者的批判,认为其倡导的种种封建礼教,禁锢中华民 ...
-
【高考必备】 2021年历史高考必备知识清单梳理之古代中国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 按专题史梳理(自查笔记) (1)君主专制的发展演变 (2)中央集权的发展演变及内涵把握 (3)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及其评价. (4)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的演变 (5)中 ...
-
陈来:宋明学案
宋明学案 陈来 岳麓书院国学讲会 2007年6月27日 今天讲会的题目是<宋明学案>,学案就是录载学术的传承.发展.演变,"宋明学案"就是把我们国学的宋元明这个时代的国 ...
-
青年读书|学生作品•袁浩宸:《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东城校区110班 袁浩宸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在这看似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书中着重写了万历皇帝 ...
-
印媒:梵语在中国得到传承,“中国的梵文研究正蓬勃发展”
印度报业托拉斯4月12日文章,原题:中国教授表示,2000年来,梵语仍在中国受欢迎 中国著名梵语学者.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院长.印度研究中心主任王邦维表示,梵语是印度文化的根源,但与现代印度对它的研究 ...
-
外国人看中国广场舞:老外直言中国崛起有原因:伟大的中国文化
外国人看中国广场舞:老外直言中国崛起有原因:伟大的中国文化
-
中国古代丧葬文化的形成原因以及丧葬文化的特点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人类必须面对的现实,本极为平常但在我国古代社会,却衍生了一套复杂仪式,并形成了独特的"丧葬文化".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我国古代丧葬文化的形成原因以及丧葬文化的特点 ...
-
麻将里的中国文化
麻将是大众娱乐的工具,也是一种文化,甚至有人称之为「国粹」.不过,又有多说人知道麻将的由来以及它的文化内涵呢? 中国古代有三种游戏流传至今: 1.围棋.围棋似道,产生于原始社会,三百六十子毫无贵贱,一 ...
-
70个中国文化常识,收藏起来。[心]
70个中国文化常识,收藏起来。[心]
-
母亲节:中国文化中,我们该如何做父母
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 将"孙娟的书房"设为星标
-
画家汪意丰——在中国文化中创作当代艺术
传承与创新是艺术界常谈常新的话题,两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许多理论家和艺术家认为,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书画领域的"传承"和"创新"有着特殊之处,对之应有更客观准确 ...
-
【名家典藏】总第1029期 著名诗人池莲子 || 赞 中国文化诗学之美 继 丝绸之路欧洲弘扬
总 第 1029 期 名家名人典藏 平 行 宇 宙 -- 诗 电 影 世 界 -- 订制专属视频加微信:yspl090806 汉语版 英文版 西语版 作者|马文秀 ...
-
千古不变的定理的中国文化:三生万物,逢七必变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有许多东西以及定理都是极为深奥的.它非比寻常,却一直流传至今.这是人文发展的定律,还是大自然无穷的奥妙呢?我们都有句千古不变的定理中国文化:三生万物,逢七必变. 三生万物逢七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