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甸大王

祥云县城西北约五公里处的山谷间,有个品甸海,那里还有一座“品甸大王”庙。
相传:品甸大王,系蒙氏后裔,土居品甸,因功授以守御之职。品甸大王,是个耿直清官,难讨皇上欢心,只好隐退回乡。他辞官后,在品甸海附近居住,过着清贫的日子。
由于,品甸大王为百姓办了几件好事,其中包括带领十三个村子修建品甸海子,大家都很敬重他。当时,品甸大王已年老,村民们都想为他选择块风水好的坟地,以便他死后四时祭祀。乡绅问他:“百年之后仙居择于何地?”他不加思索随口答道:“我不拘葬地,何处绳断,何处葬,葬时应鱼上树,蛇打鼓,马骑人,人戴铁帽”。众人牢记。
不久,守御与世长辞了。他死这天是荞甸街天,送葬人很多,看热闹的人也不少。棺椁抬到品甸西北角绳索即断,就葬于此。在看热闹的人群中,有一个挑柴卖的,买了一串鱼挂在杆子上,有只老鹰叼着一条蛇,死蛇从空中掉落在送葬的鼓上,有一个赶马汉把一匹驹崽扛在脖子上,有一个老汉买了口铁锅顶在头上,一位私塾先生见了省悟道:“守御真神人也,确实应验”。下葬时,送葬人群都放声大哭,守御的儿子更是哭成个泪人,可是,官府却置若罔闻,照旧行欢作乐。守御的儿子怨不可遏,遂聚众造反,发誓要三箭射死昏君。第一箭射昏君之首,第二箭射昏君之心,第三箭射昏君之腹。说完,他便拈弓搭箭,向一草人连射三箭,三箭皆中。众人十分高兴,于是便拥护他起义。
当天,国王正在御花园中歌舞娱乐,疲倦了,便昏昏睡去,忽见西南边有人造反,为首者骑红马,戴银盔,穿金甲,将自己追到一山谷中。连射三箭,三箭皆中,幸有铠甲护体,伤势不重。遂伏鞍而逃,忽闻雷声,一觉醒来,浑身冷汗,乃是南柯一梦!此后,国王遂得心惊病,并觉头部、胸部和腹部隐隐作痛,御医精心调治,久治不愈,忽一日,朝臣启奏,西南边民谋反,求帝钧旨。帝王命重兵剿杀,九族格杀勿论,遂派兵镇压这次起义。“品甸大王“的儿子率众迎战,因寡不敌众而失败,他本人死于乱军之中。
起义被镇压下去后,国王犹未解恨,命人挖掘”品甸大王”坟墓,越挖越深,品甸海子扩大了好几倍,但是仍然没有挖到坟墓。一天一个老翁用耳贴地细听,却听见坟中 有人言:“千压万压,怕不怕百姓再打?怕不怕铜钉(童丁)铁扎(铁侠)?”众畏惧,不敢掘,如实回奏。
一天夜里,昏君梦见父王怒容告日:“逆子!你不惜民力,纵情宴乐,阳寿不久矣!望传告子孙:节私欲,亲贤才;远小人,重民生。则朕慰于九泉矣!”醒后,昏君病势加重,次日天明,他将梦中之意传于太子,正午时分昏君死了。
太子即位后,知守御冤屈,遂敕封为:品甸大王。并重修守御坟墓,以示皇恩浩荡。村民感激守御恩德,建品甸王庙,四时祭祀。后来,当地十三个村子的乡亲,把掘坟而扩大的品甸海整理后,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海塘,蓄水灌溉使其五谷丰登。

文字:搜集整理于民间载于《祥云县地名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