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村】阳东区塘角村·革命者的堡垒 建设者的摇篮
相关推荐
-
历史 | 豪情铁血马鞍山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林铁史烈士革命事迹 袁世凯有个世界闻名的孙子,为中国奋斗了一生 玉泉山紧急会议 开国皇帝长子没有一个顺利继承皇位的,这是为什么呢? 毛泽东:这件事只有陈毅才敢做 吴志跃 ...
-
【“祖国颂”征文比赛:162号作品】故乡的荣耀||黄舒媛
故乡的荣耀 徐闻县实验小学四(8)班 黄舒媛 我的老家在下洋墩尾.在我记忆中,老家跟别处的小村庄没有什么两样.每年正月十二回老家过小年,听到的都是迎接公祖的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看到的都是人头涌动的游 ...
-
我的家是抗日堡垒
我的家是抗日堡垒 杜兆磊讲述,2021年5月22日 梁圣军.聂建民记录整理 我们杜家始祖杜伯河,原先居住在安驾庄镇南石沟,到了五世杜希颜迁居到马家埠村.杜希颜后代多是读书士子.明朝万历间岁贡生杜璇,历 ...
-
一市山头朱 | 宁海革命的摇篮
一市山头朱:宁海革命的摇篮 文/朱汉林 一市山头朱是里朱.外朱两村的统称,系明洪武三十年朱氏始祖从县城小北门迁居于此.山头朱山岭逶迤,山面宽展,耸秀魁奇,冠乎两乡,临风环视,群山呼应,大海回唱,沧海桑 ...
-
坚强的红色革命堡垒村——官地(四)
鲜为人知的官地村 原来还是我县排名第一的红色革命老区村 敬请关注"乡土宁海" 五集连载 <坚强的红色革命堡垒村--官地> 作者杨绍谦 官地早期党员杨国宾之子 点此进入第 ...
-
红色堡垒,薪火永传
红色堡垒,薪火永传 文/栾利杰 (原载<农村大众>2021年6月30日) 1937年9月底,侵华日军攻入山东,泰安市区,肥城相继被占.当时的肥城县安驾庄乡(今肥城市安驾庄镇)马家埠村村北两 ...
-
三亚梅联角头湾(二)火龙果
角头湾,不光是海南三亚唯一一个没有被开发的原生态的自然港湾,他还是一个红色的革命老区.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角头村全村共有人口888人,为革命光荣牺牲四人,解放后全被评为烈士,角头村的革命群众不 ...
-
《革命者》致敬革命先驱李大钊,这太平盛世不负您所愿
感谢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革命者>致敬革命先驱李大钊,这太平盛世不负您所愿.
-
【民俗文化】 走进清塘何村:村前有个净土庵
走进清塘何村:村前有个净土庵 清塘何村净土庵,又名小殿山,位于兰溪市黄店镇清塘何行政村村口,坐东朝西,占地面积82.59平方米.硬三间,硬山顶,该寺庙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始建,迄今有95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东莞南社村和塘尾村古建筑群---塘尾村古建筑群
东莞南社村和塘尾村古建筑群---塘尾村古建筑群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西南部塘尾村.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南社村步行约3公里. 塘尾村古建筑群始建于宋代,至清光绪年间已发展成为以古围墙为界.村口 ...
-
【红色文化村】阳西县渡头村·中共沙扒特支旧址
渡头村位于阳西县沙扒镇东北部,距镇政府3千米,村西面的沙扒盐场(原名为双恩盐场)承载着一段特殊历史. 1948年5月,中共广南分委在沙扒盐场的一座欧陆风格建筑内,成立了中共沙扒特别支部,以加强情报工作 ...
-
大埔县茶阳镇塔坑村:古老祠堂,红色印记
古老祠堂,红色印记 文/曹达福 阳春三月,柚花飘香.塔坑村古老祠堂迎来梅州市红色文化研究会黎会长等领导大家到太宁村.恋墩村先后参观了大埔农运先驱饶龙光故居"义训堂".八驳桥.排头坝 ...
-
【文化礼堂】午塘村文化礼堂活动开展情况
午塘村文化礼堂活动开展情况 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农村文化礼堂是广大农村老百姓"实现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园" 的重要载体,是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保障,是满足老百姓精神文化需求,构 ...
-
梅州红色乡村游(九)——大埔角村
红色资源 是培育红色精神的摇篮 是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见证 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乡村振兴.革命老区发展的强大动力 诉说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基因 客都文旅带您走进 大埔"小延安·大埔角村&qu ...
-
【红色广东】梅州市大埔角村:峥嵘岁月忆南委
一座简朴的老屋.一株百年的杨桃树.一间不起眼的商号--在梅州市大埔枫朗镇,这些普通的物件成为打开人们红色记忆大门的钥匙. 1940年11月,由方方.张文彬.涂振农.王涛.郭潜等5人组成的中共南方工作委 ...
-
红色文化,名人故里--龙泉安仁镇季山头村
季山头村安仁镇季山头村位于龙泉市城之东约43公里的天平山麓,海拔450多米,村落建于宋朝1165年,距今有近千年历史.是集浙南山地传统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于一体,融生活.生产于一身,是浙江省典型的山地民 ...
-
枫朗镇大埔角村:激活红色资源 乡村振兴焕发新活力
大埔县枫朗镇大埔角村是省"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点之一,有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旧址.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陈列馆."天成商号"联络站旧址等红色资源.近年来,该村充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