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鼓胀门

(0)

相关推荐

  • 《妇科秘书》​脱汗亡阳及诸汗论

    脱汗亡阳及诸汗论 产妇分娩,既已亡血,而又多汗,极危症也.盖汗者,心之液,荣于内为血,发于外为汗.血液属阴,阴亡阳亦随之而走,故曰脱汗亡阳.其用药与他症不同,但血块作痛, .术未可据加:如倦甚, 汗出 ...

  • 人参温中丸

    人参温中丸 处方人参 白术 白茯苓 半夏(汤洗七次)陈皮 肉豆蔻(煨)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蒸淮枣肉为丸,如麻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婴孩小儿惊吐.热吐,心神闷乱,中脘不和,渐加恐悸,恍惚无定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八)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前面讨论了理中丸,白术可以为君,干姜可以为君,还讨论了人参,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甘草.很多人会觉得甘草有什么好讨论的,有这个必要吗?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里面有这么一则医案:张四五, ...

  • 仙授外伤见血主方

    归尾 川芎 地黄 白芍 益母草 本(各二钱) 乳香(炙) 没药(各二钱五分) 川续断(三钱) 苏木(一钱五分) 白芷(一钱) 甘草(五分) 生姜(三片) 水煎服. 头顶伤加升麻一钱,肉桂二钱. 头骨沉 ...

  • [卷第一百五十五 妊娠猝下血]妊娠腹满

    [卷第一百五十五 妊娠猝下血] 妊娠腹满 论曰妊娠脾气不和,痰饮留滞,则中焦生寒,寒则胃受水谷,不能消化,令人胃胀,胃 胀者,腹满也. 治妊娠腹满,饮食迟化,宽中匀气,建脾和胃.白豆蔻丸方 白豆蔻(去 ...

  • 小建中汤应用

    锦纹 马某,女81岁,2006,9,2.主述心悸虚烦眩晕,四肢酸楚,无所适从.间断出现几十年,无诱因.平常口中无味,纳差,不饥.面色无华,时常恶寒.舌淡红,无苔,脉虚,不数. 辨证  虚劳,脾肺阳虚, ...

  • 干姜四物汤

    干姜四物汤 处方熟地5钱,人参钱半,白术钱半(炒),当归3钱,白芍钱半,川芎钱半,干姜钱半. 功能主治产后身痛,脉虚细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产后中风虚寒,不能统运营气,而营血暗耗,无 ...

  • 张氏医通 卷六 痿痹门 【痿(痿厥)】

    张氏医通 卷六 痿痹门 痿(痿厥) 素问云.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 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       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 ...

  • 《张氏医通》鼓胀

    灵枢胀论云.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水胀云.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 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浓.按其腹. 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夫胀者.皆在于 ...

  • 《张氏医通》暑门

    金匮一物瓜蒂汤 治夏暑以水灌汗.身热疼痛. 瓜蒂(十四个.熬锉) 上一味.水煎.去滓顿服.少顷即吐.不吐探之. 此方之妙.全在探吐以发越郁遏之阳气.则周身汗出表和.而在内之烦热.得苦寒涌泄亦荡涤无余. ...

  • 《张氏医通》湿门

    羌活胜湿汤 治风湿上冲头痛.项似拔.腰似折. 羌活 独活 防风 川芎 本 蔓荆子(碎.) 甘草(炙.各一钱.) 生姜(三片.) 水煎热服.缓取微似汗.过汗则风去湿不去也.如无头痛.去蔓荆子.换苍术. ...

  • 《张氏医通》燥门

    千金五味子汤 治伤燥.咳唾中有血.引胸胁痛.皮肤干枯. 五味子(五分.炒研) 桔梗 甘草 紫菀茸 续断 竹茹 桑根皮(蜜炒.各一钱.) 生地黄(二钱) 赤小豆(一撮.即赤豆之细者.) 上九味.水煎空心 ...

  • 《张氏医通》伤饮食门

    枳实导滞汤 治伤湿热之物.痞闷不安. 枳实(炒.三钱) 白术(炒焦.五钱) 茯苓(三钱) 黄芩(酒炒.二钱) 黄连(姜汁炒.三钱) 泽泻(炒.二钱) 大黄(酒蒸.一两)神曲(炒.四钱) 生姜(三片) ...

  • 《张氏医通》劳倦门

    朱砂安神丸 治热伤心胞.气浮心乱.虚烦不宁. 朱砂(水飞.五钱.一半为衣.) 甘草(五钱) 黄连(酒蒸.六钱) 当归(二钱五分)生地黄(一钱五分) 除朱砂.共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黍米大.朱砂为衣.每 ...

  • 《张氏医通》虚损门

    薯蓣丸(金匮) 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 薯蓣(即山药.二两.) 当归 桂枝 曲 干地黄 大豆黄卷(各七钱半) 甘草(炙.一两二钱) 人参 阿胶(各五钱) 芎 芍药 麦门冬 白术 杏仁防风 柴胡 桔梗 ...

  • 《张氏医通》战栗门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下) 麻黄汤(方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