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尝这人间温情:一位母亲的客家手工粽子
只有经历过苦难,才能丈量出一个人的伟大和卑微;只有经受住了命运无情的摧残,绽放出来的微笑才更有力量。
一个月以前,我曾组织了一次助农摘西瓜活动。一位参加我们朗读活动的孩子家长留意到我们的行动后,在微信里跟我说,她是一位残疾人,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平时自己做一些手工的粽子,月饼,花生糖等客家食品,出售以补贴家用。她问我,能否帮她也卖卖这些东西?
我好不犹豫的答应了。于是,今天我带着部门的同事一起去了她家,顺便拍摄一期《客家》专题节目。
我们很快就到了罗阳镇梅花村,见到了这位母亲。她叫陈智嫦,将近四十的年纪,相貌很普通,腿脚不太利索,脸上却始终挂着微笑。
稍微聊了几句,我们就开始拍摄陈智嫦制作粽子的过程。

糯米是一大早泡好的。陈智嫦介绍说,不能图方便,在头一天晚上就开始泡米,米泡的时间久了容易发馊。最好是在包粽子的当天早早起来,提前三、四个小时,把米洗干净,泡好。
新鲜的猪肉,经过的腌制,闻起来特别的香;澄澈透明的蛋黄,看起来特别的诱人;从自家水井打上来的清凉的井水;从家后面山上采摘下来的碧绿的粽叶;还有绿豆或者红豆,这些都是制作客家粽子的必备原料。
陈智嫦制作这些食品很讲究卫生,手套,口罩,防护衣帽一样都不缺。她的手脚很麻利,在包粽子的同时,她跟我们聊起了家常。
几岁的时候,陈智嫦还是一名天真可爱的小姑娘,非常的活泼。可是,厄运却突然来临。有一天,陈智嫦正行走在公路上,一辆大货车失控撞上了她,并把她卷进了车轮。人们赶紧把她从车轮里拖出来,并送往医院。经过一番抢救,陈智嫦保住了生命,腿却留下了残疾,再也不能奔跑了。
在诉说这段往事的时候,陈智嫦很平静,她说,自己早就接受了不公平的命运,用一种很阳光的心态去拥抱以后的生活。
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龄,陈智嫦也和其他人一样,恋爱结婚,嫁给了一位湖南的小伙子,并生育了两个孩子。在湖南生活一段时间后,因为广东的经济条件好,两口子又回到了广东娘家这边生活。
为了支撑一家的生活,陈智嫦的丈夫每天在外面奔忙,而她自己,在照看两个孩子的同时,总想为家里做点什么。于是,陈智嫦就开始做一些从小就会的客家食品,像什么粽子,月饼,花生糖等,然后在朋友圈售卖,换点钱补贴家用。
“我两个孩子可懂事呢,”陈智嫦微笑着说,满脸的自豪。
“我包粽子的时候,他们会帮我称米,量豆子,取蛋黄。”
“有时候,孩子还会帮我在学校里推销,我妈妈做的东西可好吃呢。”说这一句的时候,陈智嫦语气里似乎有点心酸。也许,她觉得因为自己,委屈了孩子。
人的亲情总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体现。爱情是因为对方的强大而爱慕,亲情则是因为一个人的弱小而更爱护。陈智嫦这一家人身上,我体会到了一种与生俱来的浓浓的亲情。
在我们的拍摄过程中,陈智嫦始终都是微笑的,而且,她的每一话透着自尊,语气却又让人很舒适,仿佛是一个始终在从容弹奏着生命琴弦的人。
弱者让人同情,而她,却让我感觉到了敬重。
以上是我的所见所感,他们家的粽子确实非常好,想购买者直接联系她本人吧。电话:15986555815 (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