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我不替贾府抄家背黑锅,王熙凤:我也不背

中国人的社会是熟人间的社会,比如我们依靠血缘关系来区别亲疏远近,同宗亲兄弟关系要高过表亲,也高过同宗的其他兄弟。中国人到一个陌生社会里喜欢先找关系,比如同学会、老乡会、甚至家族同宗等。但是很明显同学、老乡的关系要比血缘、宗族的关系要疏远很多。

《红楼梦》中贾家是因为战功起家,如果还原曹雪芹的家世,就会发现曹家先祖在努尔哈赤时代,满人攻陷沈阳后,沦为努尔哈赤的家奴,曹家因此被编为正白旗。正黄与镶黄是皇帝亲自统帅,而像正白旗属于亲王统帅。但是在顺治时期,多尔衮倒台之后,正白旗被收归皇家,因此曹家也成为皇帝的家奴。

清朝入关以后,曹家跟随主人一起征战,得到了满清朝廷的重用,因此也获得荣华富贵。在中原文化看来,家奴是一种非人待遇,而在游牧民族看来,家奴是一种信任,是仅次于血缘的信任,有时甚至高过于血缘的一种亲缘关系。因为家奴一朝为奴,永世为奴,曹家相当于皇家的私有财产,信任远高于太监、大臣。清朝的皇族一般需要从家奴之中请一个奶妈,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母亲有幸成为康熙帝的奶妈。康熙皇帝在早年并不受顺治帝待见,只是因祸得福,他得过天花,对天花有免疫,才让他幸运登上皇位。康熙帝早年常被冷落,9岁便父母早亡,所以曹家的这份亲情,康熙十分珍视。

虽然在满清贵族面前,曹家是低人一等的奴才,但是在汉族人面前,他们却是豪门大户。清朝吸取了明代的教训,每次爵位的世袭都要降低一等,荣国公和宁国公是先祖时期,因为军功获得的镇国公,但是到了儿子就要降低为辅国公,孙子辈就要降低为将军,《红楼梦》中贾代化只能封为神威将军。宁国府这边由于贾敷早夭,爵位被贾敬、贾珍长房单传。而荣国府这边子孙比较多,这一代家长是贾赦、贾政兄弟,而同一祖先的同宗,则因为贫富差距太大,逐渐失去联系。比如宗亲的旁支贾芸,贾宝玉都不知道这是哪一房的侄子。到了贾母元宵节想宴请亲友的时候,很多都不愿意过来,可见虽然为同宗,但是关系非常疏远了。

在《红楼梦》中,因为贾母的存在,才维持了荣宁二府的表面平稳。贾母是古代上层女性中,很难找到的一个完美掌舵者。她不但拥有二府当中最高的地位和权力,同时她还是这个庞大宗法家庭中,能够维持相互亲情的一个纽带。贾母不仅拥有贾府当中最高决策权,同时她还拥有极高的政治智慧,她出身四大家族中的史家,年轻时同凤姐一样,掌管过家族的权力,而且在家族最辉煌的时期。虽然看上去她把所有事务都交付给王夫人与凤姐,但是在重大事情上,她依然保留着最后的决策权,也是最终决策权。

像贾母这样,有女性掌握家庭的主要权力的,在中国古代是惯例,比如我们常常听说的“男主外,女主内”,这是古代的一种礼教,家庭当中特别像贾家这种大家族,家庭的具体事务都是由主妇来管理,男性一般不去过问。在宁国府中,家里的所有事务都是由贾珍的妻子尤氏来管理。而荣国府这边都是凤姐掌管,甚至她的丈夫贾琏都干涉不了。贾宝玉虽然地位尊贵,但是涉及到家庭中的事务,他是没有发言权的,需要借助贾母或者凤姐。

古代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取决于三个方面,第一个看是否为正房,也就是是否明媒正娶合法的妻子,那些随身的丫鬟即使先有夫妻之实,也不能算妻子,比如袭人,虽然和宝玉有夫妻之实,只能算是偏房。第二要看女性娘家的社会地位,比如贾母,她背后是四大家族中的史家,薛宝钗也是四大家族中的薛家,所以她们在贾府中地位非常高。第三要看是否获得掌权者的认可,比如凤姐,她之所以能够掌管荣国府,后来又掌握了宁国府的所有家族事务,其主要原因是她得到了贾母的认可。

凤姐也深知这一层关系,她能够非常了解贾母的喜好,并投其所好,取得贾母的信任。比如凤姐深知贾母最疼爱贾宝玉,黛玉,于是就有意厚待他们。对付贾琏二房尤二姐事情上,她也是利用贾母给除掉尤二姐。就像曹家在清朝中的地位要高过朝廷中的大臣一样,贾府当中那些拥有家庭决策权仆人地位甚至高过小姐。贾府当中这些丫鬟,她们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主子,曹雪芹祖父曹寅的权力来自于康熙,丫鬟平儿的权力来自于凤姐,在丫鬟中地位最高的是鸳鸯,因为她是贾母的丫鬟。所以在《红楼梦》中,掌握实权最多凤姐也要对鸳鸯敬畏三分。

与这些丫鬟相比,那些男主的二房,也就是妾,《红楼梦》中的那些姨娘,虽然名分上是主子,但是实际地位却非常低。在古代宗法中,妾被认为是生育的工具,往往因为正室无法生育而纳妾。比如那个整日折磨探春的赵姨娘,按照宗法地位是低于自己的儿子贾环,以及女儿探春,当凤姐听到赵姨娘骂贾环的时候,就对赵姨娘说:“他是主子,横竖有教导他的人,与你什么相干?”这也是为什么鸳鸯不愿意成为贾赦妾的原因,鸳鸯虽然是一个丫鬟,但是贾府中地位明显要高于赵姨娘这些妾的,让她这么一个性格刚烈的女孩“下嫁”是不可能的。当然与袭人愿意做宝玉的妾不同,袭人是因为爱情而愿意成为宝玉的妾。

贾府衰落的原因,最核心的还是子女教育问题,比如贾珍,逼奸自己的儿媳妇秦可卿,导致秦可卿命丧天香楼。贾珍不但自己品行不端,还教儿子一起学坏,他们不但是是父子,而且还是酒肉朋友,上行下效贾蓉与凤姐通奸。《红楼梦》中焦大说的“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就是指贾珍与王熙凤。贾环作诗作得不好,贾赦还夸奖他说“咱们这样的人家,只要比人略明白些,就跑不了一个官儿的。何必多费了工夫,反弄出书呆子来?”按照贾家的财力,完全可以聘一个大儒来教育孩子,但是贾家顾及贾代儒家境贫寒,而让他来教育这些子孙,不谈贾代儒自己没有什么学术地位,到了晚年充其量只是个秀才或者童生。教育学生上更是没有任何方法,一心只想着孙子贾瑞,而且经常让贾瑞代理班主任,让这个私学混进来不少下流人物,败坏了整个学习环境。

贾府衰败的另一个原因是铺张浪费,如果按照清朝当时购买能力,一两银子相当于今天的500元人民币,而当时贾府一年财政收入是多少呢,50万两白银,折合人民币是2亿5千万的收入,即使到今天,也能够上福布斯排行榜的,有多少企业能够年利润2.5人民币!但是我们看到贾府已经入不敷出了,在五十五回,凤姐还对平儿抱怨:“家里出去的多,进来的少。若不趁早料理省俭之计,再过几年就都赔尽了!”黛玉也说过:“我替他们一算,必致后手不接。”

凤姐儿笑道:“我也虑到这里,倒也够了: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二姑娘是大老爷那边的,也不算。剩下三四个,满破着每人花上一万银子。环哥娶亲有限,花上三千两银子,不拘那里省一抿子也就够了。老太太事出来,一应都是全了的,不过零星杂项,便费也满破三五千两”凤姐料理秦可卿丧事上,由于贾珍的愧疚之情,让整个丧事办得极其奢华,用了极其珍稀的木头来做棺材,为了丧事风光,还专门花钱给贾蓉买了个头衔,整个丧礼的费用在一万几千两的白银,折合人民币在六七百万人民币。更不用说自建了一个皇家园林—大观园了,贾蓉曾说“再一次省亲,家里就穷了,接驾要在其次,最多再有一二十万也够了。荣国府在不添盈利赚钱事业,必然无以为继。”可见建造大观园是个天文数字。

再看管理方面,凤姐为了摆平鲍二媳妇上吊自杀一事,花费了200两白银,事后把这笔钱冲抵了公共开支。贾芸为了某一份差事,特意给凤姐买了麝香、冰片行贿,凤姐于是把200两的工程项目交付给他,贾家的财务大总管都是如此徇私舞弊,可想而知下面如何钻空子了。贾府的衰落有很多原因造成的,主要责任绝不由贾母、或者凤姐来承担。贾母确实处在贾府的权力顶峰,但是我们看到最核心的矛盾还是整个家族政治地位的下降,导致整个家族逐渐的衰败。比如现实里的曹雪芹,祖父曹寅死后,曹寅后代的办事能力远不能达到康熙的期望,尤其是政治密探工作进行得一塌糊涂,所以对于强调能力重于一切的康熙而言,曹家开始失宠。所以最终在康熙死后,失去了靠山,落得被抄家的下场。不过抄家也是对曹家的一种保护,毕竟整个家族的巨大亏空,不进行破产清算,会出现更大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