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和厚脸皮,余生修炼两大事
#我的时代你的时代征文#
原创 文/晓斐
余生修炼两大事:脸皮和有趣。今日工作坊体验,在毫无准备的时候,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在一切的因缘加持中,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感受到周围所有人温暖的爱。甚至有一瞬间不敢相信自己的幸运,还会有一刹那激起内在的不配得。可潜在那个跟随自己心意的念头战胜了所有:只要你想要,你值得所有。

在身心灵的荡涤中感悟:要多爱自己一点;露出你的眉毛,让自己更加自信;放下自己的身份感;勇敢的做自己;突破自己,让自己的自在;太瘦了,长胖一点能量更足;不要急于让别人了解,慢慢来……
来自周围所有人的爱齐聚在一起,汇成一条纯净殊胜的光源流向我,照亮我,滋养我。从大家传递给我的信息里,我看到了自己的谨慎,看到自己不敢打开,看到自己缩手缩脚,看到自我设限的端着,看到自己不能自在的做自己,看到自己时刻都在顾及自己的脸面,看到自己因为设限,因为不能放开而拘谨的无趣。

于是往后的余生,有趣就是我该修炼的第一大课题。正如和平台中的小伙伴们交流的那样,我似乎遇到了一群有趣的灵魂,而接下来,希望能在和大家共修的日子里,感染到彼此不一样的特性,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激起体内所有细胞的活跃性。
有人说,如果你有机会和古代有名的诗人一同旅游,首先不要选李白,因为他太狂,太傲,并不是同行的嘉侣。也不要选杜甫,因为他太悲秋,很容易让人丧。一定要选苏东坡,因为他有一个最有趣的灵魂。无论生活的境遇如何,他都能在坎坷逆境中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从来不放弃自己享受当下每一刻的真诚。

这大概就是对“ 活在当下 ”最有意境的诠释了吧!他写下的一首首流传古今的诗歌,他独创的逍遥美食东坡肉,他在每一个境遇里表达的对身边人事物、细节的爱,流淌着这才是美好的生活着的本质。
苏东坡的境界远远超脱了有关脸皮的层面。虽有诸多遗憾和伤感,可是依然不会影响他对每一天日子的尊重。看上了广州的荔枝,便写下了《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单单只是因为爱吃荔枝,便似乎忘记了自己被贬之身的伤感。

如果说吃能满足人们遭遇变故的心态,那么苏东坡一定是一位,熟练运用食疗方法疗愈内心的食疗家或心理学家。在他屡次被贬的坎坷一生中,从来不忘记吃吃喝喝享受生活。如果没有一颗强大的心,如何吃得下,又如何懂得吃,如何不仅吃还能研究吃什么。
原来,生活中的一粥一饭就是最好的修行。发生同样的事,有的心事重重,唉声叹气。而有的该吃吃,该喝喝。记得哦:吃喝也是要有心情的。更何况还要研究和操作。请问一个随时可能被事件外界影响的人,又如何能做到。

还有就是把面子拿下来放在脚下踩一踩。什么时候不要这玩意儿了,也就离成熟不远了。李嘉诚那句话是怎么说的呢:
当你放下面子赚钱的时候, 说明你已经懂事了。
当你用钱赚回面子的时候, 说明你已经成功了。
当你用面子可以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是人物了。
当你还停留在那里喝酒、吹牛, 啥也不懂还装懂, 只爱所谓的面子的时候, 说明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仅以此篇献给余生的自己。突破从现在开始,修行无处不在。
~end~
(图片来自网络,原创者可以自行撤回或联系删除。感谢,感谢,再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