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肠道炎症损伤修复的关键 上海交大医学院苏冰团队《自然》杂志发表成果
相关推荐
-
胆道闭锁的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 病因尚无明确结论,早期认为该病为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与胚胎期第4-10周胆管系统发育停顿或紊乱有关.然而,对大量流产或早产儿胆道系统的解剖却并未发现过胆道闭锁,相反近年研究有更多证据支持此病 ...
-
大黄素对胃肠道黏膜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进展
大黄作为我国广泛应用的一味中药,最初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 tangguticum Maxim. e ...
-
奶酪中的酵母,竟会阻碍肠黏膜修复?
图源:pixabay.com 撰文 | 闫鑫磊 责编 | 计永胜 ● ● ● 组织损伤后的及时修复对于组织器官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肠道黏膜是人体吸收营 ...
-
研究发现新型肠道间质细胞并揭示其在炎症过程中调控肠道干细胞损伤修复机制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苏冰教授课题组的研究工作"MAP3K2-regulated intesti ...
-
『珍藏版』Nature综述 | 纤维化:从发生机制到药物研发
纤维化(Fibrosis)不是疾病,而是多种类型组织损伤尤其是在慢性炎症性疾病过程中,组织修复反应失调的结局.它可以影响任何器官,以至于在工业化世界中,因纤维化引起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比例的45%. ...
-
多篇文章聚焦成纤维细胞在癌症发生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读成纤维细胞在癌症发生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分享给大家! 图片来源:Tuveson lab CSHL 2019 [1]Cancer Res:成纤维细胞关键分子 ...
-
干细胞移植在5类泌尿系统疾病修复与重建中的应用价值
干细胞之父 公众号 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慢性肾病.间质性膀胱炎.尿道疾病.尿失禁等疾病的患病率上升了12%,患病率仅次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总人数超过3000万.中青年患者人数占总人数 ...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外泌体miRNA在肾损伤中促进M1巨噬细胞的活化
肾小管间质炎症是急性和慢性肾损伤的共同特征,然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初始损伤驱动肾小管间质炎症的机制仍不清楚.近日,来自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刘必成.吕林莉课题组的研究人员发现,TECs释放的外泌体miRN ...
-
上皮-间质转化与肺纤维化的关系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一种完全分化的上皮细胞在外界因素作用下逐渐转变为间充质细胞,并失去上皮细胞原有功能的过程.在EMT过程中, ...
-
为什么简单的肺部感染会转为长期的肺部损伤?科学家发现可治疗肺部疾病的关键蛋白质
肺上皮基底干细胞(图源论文) 图片中的肺组织样本中可见上皮基底干细胞(绿色),含有IL-33的蛋白(红色).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干细胞在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期间和之后会进行繁殖,有 ...
-
为什么越老越糊涂?《Science》新技术Repair-seq提示神经元损伤修复的关键
神经元缺乏复制DNA的能力,因此它们不断地修复基因组的损伤.现在,Salk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这些修复不是随机的,而是集中在保护某些基因"热点",这些热点似乎在神经身份和功能中 ...
-
用酵母打造“多功能益生菌”,科学家发现治疗炎症性肠炎新方法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詹达 编辑 | 吴施楠 在人体肠道内,大量的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保持着动态平衡,对我们的健康有着重大影响.某些慢性疾病与这种平衡失调有关,例如炎症性肠病(IBD). 近 ...
-
熬夜真的会让人“变丑”,以及,科学家发现了婚姻成败的一个关键|WEEKLY
大家周六好呀! 本期「简单心理WEEKLY」,你可以看到: 熬夜真的会让人"变丑" 致幻蘑菇,有望治疗抑郁症? 衣服的颜色,会改变身材吸引力 科学家发现了婚姻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首 ...
-
科学家发现调控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关键分子
来源:科技部 2021-02-19 17:25 虽然现在新的降糖药物层出不穷,但都只是通过加速身体器官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来达到降糖目的,治标不治本.造成糖尿病最核心的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问题,仍是 ...
-
科学家发现脑组织炎症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因素
来源:科技部生物中心 2021-10-09 12:13 近日,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项题为"Microglial activation and tau p ...
-
「新研究」炎症性肠病:科学家发现新方法可指示免疫细胞帮助修复肠道内受损组织
本文为转化医学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Yun 导言:最近,研究人员观察少数IBD患者肠道中的巨噬细胞时,发现一个能够对前列腺素E2(PGE2)做出反应的细胞亚群脱颖而出.前列腺素是免疫系统中的信 ...
-
《科学》:肠菌还能防辐射!科学家发现肠菌可帮助抵御放疗损伤,恢复造血功能、促进胃肠道修复丨科学大发现...
肠道微生物,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本周份肠菌来了,它为我们展示的新技能,是防辐射! 近期,<科学>杂志发表了来自北卡罗莱纳大学科研团队的新成果,研究者们注意到,在实验室辐射暴露后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