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一个师长率5000人被迫起义,建国后官至副国级,他是谁?
相关推荐
-
第十九路军赠“一·二八”淞沪抗日纪念章
发布时间:2020-08-19 11:33:22 年代:1932年 来源: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藏
-
十四年抗战和八年抗战有什么不同?
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下发了一份公函.内容是: 根据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各 ...
-
他原是蒋介石的爱将,却为了抗日,成了老蒋的仇人
历史客栈原创视频:他原是蒋介石的爱将,却为了抗日,成了老蒋的仇人 ----下面是文字版---- 在十四年抗战中,要说中国军队第一次大规模抵抗日军,当属十九路军,在1932年的淞沪抗战中打出了中国人的威 ...
-
抗战大潮中的朱德总司令
说说历史那点事2021-05-01 17:34:14 世界许多国家的领导人这样评价和称颂一个人: "本世纪最伟大的民族领袖之一". "中国红军之父". &quo ...
-
他是东北军将领,淞沪会战爆发时,他说我要战死在上海
历史客栈原创视频:他是东北军将领,淞沪会战爆发时,他说我要战死在上海 ----下面是文字版---- 九一八事变时,几十万东北军不战而退,拱手将东北大地送给日本人,让无数国人扼腕长叹. 不过,在九一八事 ...
-
陈诚围剿红军屡战屡败,却再次被委以重任,主持了庐山军官训练团
1932年2月,蒋介石对红军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反"围剿"再次遭到惨败,3个齐装满员的中央军精锐师,即李明第52师.陈时骥第59师和萧乾第11师均被全歼,屡遭围剿的中央苏区一度发展为横 ...
-
十九路军淞沪抗战纪念章
X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于1932年1月28日,悍然进犯上海闸北.当时驻防淞沪地区的国民党爱国将领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全军将士奋战抗击敌人,爆发了震惊中外的&quo ...
-
在惨烈的淞沪会战之中,这件事情你们知道吗!
被称为绞肉机战争的淞沪会战在1937年的8月13日那天打响了,这一场战争蒋介石采纳了陈诚的建议,决定跟日本来一场最终的厮杀,看看谁才是王者.在这场战斗上,双方都投入了非常多的兵力,并且战斗总持续时间长 ...
-
皖南事变中,有一个团长率队突围成功,建国后被授予了什么军衔?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了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两党开启了第二次合作,南方八省的游击队也在此基础上改编为新四军.新四军成立初期,处境极其艰难,不仅人员配备不齐,而且缺少枪支弹药,还是军长叶挺的妻子李秀文回 ...
-
南昌起义他率一个师叛逃,建国后却与十大元帅并列,官至副国级
前言 大革命失败后,我党逐渐意识到了枪杆子的重要性,开始积极筹备武装起义.到了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只可惜的是,由于敌众我寡,起义军后来不得不撤离南昌.他们一路南下,最终在潮汕地区惨遭失败 ...
-
李大钊后人今何在?出了三个高官,其中一个官至副国级
引言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国人之所以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安逸的时代,除了有无数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以外,也离不开一些文人带动的先进思想浪潮,而李大钊就是当时的先进思想 ...
-
三国最不愿意做官的人,95天从布衣到副国级
文/洪与 [作者简介]洪与,男,汉族,四川苍溪人,大学文化.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四川省作家协会<作家文汇>特邀编辑.四川省作家协会青少年文学导师.因致力于监狱文学创作,被誉为" ...
-
走出家乡的榆林人马文瑞,官至副国级
本篇要讲述的主人公马文瑞,就是从陕西大地上走出来的一位老革命家.马文瑞身上的头衔很多,他是新中国第二任劳动部部长.担任过陕西省委书记.中央党校副校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官至副国级.但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 ...
-
鲁迅最小的弟弟周建人:虽然没有鲁迅名气大,但是官至副国级!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鲁迅是有两个弟弟的,然而关于他两个弟弟的故事可能鲜少人知,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个是鲁迅的三弟,他的名字叫周建人.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周建人的故事,他虽然没有鲁迅名气大,但是官至副国级. 周 ...
-
救国七君子之一,两个儿子一个在联合国当主席,一个官至副国级
在自媒体一统江湖,纸媒山河日下之际,您还能看到书店吗?能的,新华书店,这个是国有企业,当然不会垮.还有呢?三联书店,没错,就是三联书店,这个书店比较坚挺,经受住了市场的冲击. 说起三联书店,就不得不说 ...
-
才女用上联表白:“掰开石榴,红门中多少酸籽”,下联:“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仁【人】” 对出下联后成婚
在明朝期间,有一个赶考的年轻人,他和天下所有的读书人一样,都是寒窗苦读数十年,为的就是等到大比之时,能够进京赶考,求取功名,他不远千里的来到了北方,在赶路的过程中,见天色已晚,于是寻找到一家客栈打算休 ...
-
何长工高居副国级干部,但所有人去过他家后,都以为是废品站
清朝末期,战争频发,华夏大地硝烟四起,欧洲各国为开阔自己国家疆土,盯上了中国这块大肥肉,对中国的领土虎视眈眈.在西方列强的铁蹄之下使得名不聊生,怨声载道.但我中华儿女并没有任人宰割,我们竖起救亡图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