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心得:强心通阳用 “桂枝”

01

《伤寒论》第一方就是桂枝汤,其主药非桂枝莫属。桂枝的作用如何?恐怕学中医的没有不知道的。辛温解表,温阳利水。

真是这样的么?我认为不全面也不准确。

从《伤寒论》原意来看,我认为有两点是其主要作用:一降逆,二强心。

先说降逆。《神农本草经》论桂枝的功效是“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注:可能是吐呕之误)、利关节”。

张仲景《伤寒论》凡有冲逆证者,都加用桂枝,如第十五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如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又如桂枝加桂汤证,治气自少腹上冲心。防己黄芪汤方后亦说:“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

此外,如苓桂术甘汤治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苓桂甘枣汤治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可见张仲景应用桂枝是降冲逆的。这是不容置疑的。

临床上我一直是坚持这么用的,咳喘气逆用桂枝,水饮上逆用桂枝,奔豚不息用桂枝,疗效都很显著。桂枝的降逆作用,张仲景叙乏甚明。我这里主要想重点说一说桂枝强心功效。

02

《伤寒论》的第一方桂枝汤:桂枝3两,白芍3两,甘草2两(炙),生姜3两,大枣12枚。其主药就是桂枝,方名就是明证。

此方辛温解表,滋阴和阳。主治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一般解释为桂枝辛温祛风,白芍滋阴敛汗,一开一合,阴阳调和。

真是这样的么?我不这样认为。

桂枝汤证是风寒表虚,这是大家公认的。其突出症是汗出恶风。汗者心之液,明显是心阳不足,心液受损,无力敛汗。这是主要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张仲景采取了温阳强心的办法,就是以桂枝为主,配用甘草,“桂三甘二”来达到目的。

白芍和大枣敛阴滋液补充营养,生姜祛寒散邪。以桂枝为主配甘草强心的作用,在麻黄汤中仍然有体现。

为了防止麻黄发散过劲,伤阴损阳,就用“桂枝二甘草一”强心以防之。这才是正解。

03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伤寒证》第六十四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心阳受损就用桂枝甘草汤,桂枝是主药,“桂四甘二”。

沿着这一思路,多年来我在临床上一直以桂枝作为强心药来用,实践证明是对的,也是可行的。现举一例示之。

医案

心动过缓

患者:楼某,男,60岁。

刻诊:心动过缓已有2年,心跳每分钟45次,头晕,胸闷,饮食、二便均基本正常,舌淡苔白嫩,脉三五一结代。

辨证:心阳衰微,气血瘀滞。

处方:桂枝、肉桂各25g,白芍15g,炙甘草30g,制附子5g,丹参30g,檀香6g,砂仁6g,生姜10g,大枣6枚。

7剂,水煎服,日三服

1周后复诊:心跳提高到每分钟60次,头已不晕,胸亦不闷,脉为八九次一结代。

效不更方,又续服10剂,脉搏稳定在每分钟65次左右,脉已无结代。后又以炙甘草汤与此方交替服用3个月,基本治愈。

——《古道瘦马医案》

古道瘦马按:

我在治疗心动过缓和冠心病、肺心病时,一开始很少用人参、黄芪,多重取桂枝温阳强心,疗效很好。

桂枝的好处在于一能强心、二能通脉。

方中之所以桂枝、肉桂各半用,是因为古时用的桂枝据考证是肉桂(亦称桂心),桂枝、肉桂实为一物,一气薄一味厚,相得益彰。为了保证疗效,故同用,别无他意。

附:桂枝平降冲逆、温复心阳效捷

曩年朱老治一许姓妇女,腹中攻筑,有气自脐下上冲至咽,窒塞难受,经常频发,迭经多方图治罔效,诊为奔豚病。

处方:桂枝、大枣各15g,杭白芍、旋覆花(布包)各10g,生甘草、生姜各5g,代赭石30g(先煎),橘核、荔枝核各12g。

连进2剂,自觉气自咽降至胸部;再进3剂,冲逆已平,诸恙均瘥。

桂枝善于温通心阳,与甘草同用,治阳虚心悸有良效,适用于心阳不振、心脉痹闭之证。

朱老经验,凡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引起之心动过缓,引用之有提高心率的作用;常以桂枝、黄芪、丹参、炙甘草为基本方,随症佐药。

盖心阳虚者心气必虚,故用黄芪以补气;心阳虚则营运不畅,故用丹参以养血活血;阳以阴为基,心阳虚者必兼见心血虚,故用甘草以柔养。此四味共奏益心气、复心阳、通心脉之功。而其中关键,桂枝的用量须打破常规。

朱老用桂枝,一般从10g开始,逐步递增,最多加至30g。服至口干舌燥时,则将已用剂量略减2~3g,续服以资巩固。若囿于常法,虽药已对症,但量小力弱,焉能收效。

——(《朱良春用药经验》)

END

食欲不振专方

幸福中医文化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桂枝甘草汤

    温煦桂枝甘草汤,虚悸寻源在心阳: 心下悸动按之止,形寒脉弱服之康. 组成:桂枝.炙甘草. 功效:补益心阳. 主治:心阳虚悸证.症见心中悸动不安,胸闷,体疲乏力,面色萎白,形寒,舌淡苔白,脉虚弱. 临床 ...

  • 《伤寒论》诸方用药以补养脾胃阴血为主,其...

    <伤寒论>诸方用药以补养脾胃阴血为主,其余诸品,亦多为治阴而施用. 在补养脾胃阴血类药中以甘草为主. 甘草味甘,甘则补则缓,性至平,气薄味厚,可升可降,乃阴中之阳,乃仲景从阳治阴之取:又可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龙牡汤,虚烦恰因心阳伤: 心悸心烦与汗出,温补安神效显彰. 组成:桂枝.炙甘草.龙骨.牡蛎.功效:补益心阳,潜镇安神.主治:心阳虚烦躁证.症见心悸,烦躁不宁,怵,惕不寐,多汗,舌淡,苔薄,脉虚 ...

  • 谈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甘草汤

           <伤寒论>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伤寒论>22条: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此两条其实是 ...

  • 用药心得:强心通阳用“桂枝”

    用药心得:强心通阳用“桂枝”

  • 强心通阳用“桂枝”

    作者 古道瘦马王幸福 <伤寒论>第一方就是桂枝汤,其主药非桂枝莫属.桂枝的作用如何?恐怕学中医的没有不知道的.辛温解表,温阳利水. 真是这样的么?我认为不全面也不准确. 从<伤寒论& ...

  •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桂枝】

                    桂枝 [药材基原]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故名桂枝.以枝条嫩细均匀,色红棕,香气浓者为佳.生用.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传统功效]发汗解肌,温经 ...

  •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桂枝】续

                    桂枝 张云鹏经验 1,主治病证 胸痹(冠心病),心悸(心律失常.不整脉),膨胀(各种原因引起腹水),脉痹(血栓闭寒性脉管炎),痹证(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相搏):旭痹(类风 ...

  • 朱良春用药经验(50)葶苈子乃泻肺强心之佳药

    葶苈子味辛苦,性寒,入肺.膀胱经.长于下气行水,对于痰浊内阻.壅阻气道.气逆喘咳者,或水肿胀满.而体气不虚者,用之多收佳效.然葶苈子有甜苦之分,<纲目>云:"葶苈甘苦二种,正如牵 ...

  • UC头条:心衰还在「强心、利尿、扩血管」? 这几个用药细节极易被忽视!

    「强心.利尿.扩血管」,心衰用药三板斧耳熟能详,但临床应用却问题不少,急性心衰究竟该如何规范用药? 01. 利尿剂 有液体潴留证据的急性心衰患者均应使用利尿剂. 呋塞米宜先静脉注射 20-40 mg, ...

  • 强心一般单纯左寸脉特别弱的,用丹参、桂枝...

    强心一般单纯左寸脉特别弱的,用丹参.桂枝.薤白.葛根,四味药合用,叫做强心四味!心悸严重要加炙甘草30克,如果命门火不旺,脉象沉而无力,用附子.细辛.肉桂温补命门.右手腕寸关也没有力量,可以加人参生脉 ...

  • 心衰还在「强心、利尿、扩血管」?这几个用药细节极易被忽视!

    「强心.利尿.扩血管」,心衰用药三板斧耳熟能详,但临床应用却问题不少,急性心衰究竟该如何规范用药? 01. 利尿剂 有液体潴留证据的急性心衰患者均应使用利尿剂. 呋塞米宜先静脉注射 20-40 mg, ...

  • 叶心清十八条用药心得

    先师认为组方奏效,必须遵循中医药理论,理法方药明确,辨证立法得当是基础. 在配伍中,如能应用一些特殊少用之品,常常出奇制胜,明显提高疗效,不可轻视. 归纳先师常投的特殊用药有此18味之多. 蒲公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