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着格律读唐诗(下):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相关推荐
-
谢默斯·希尼《个人的诗泉》
希尼把这些日常性.地方性的生活瞬间转喻成诗人或任何人常常面对的问题,这些生活瞬间既现实又超现实,既具体又抽象,既隐秘又公开,有力地唤起读者们多种不同的情感和看法. 本诗中,在井口"看不到自己 ...
-
揣着格律读唐诗(上):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文/云梦 [作者简介]云梦,本名陈奇智,江南浔阳人氏. 在解说中国古代的格律诗之前,我们不妨先大致了解一下中国古代诗歌形式的发展过程. 中国诗歌的源头,能够追溯到的是"诗三百",也 ...
-
夜读|云浮方志里的唐诗(下)
作者:文长辉 二 有一位诗人在南下途中,专门拜访了惠能大师. 这人就是宋之问.唐景云元年(公元712年),被流放的宋之问经韶州广果寺(后名南华寺)朝拜惠能.我们无从得知当时拜见的情景,也许会有&quo ...
-
佘汉武新诗二首:灯下读唐诗、古井
佘汉武作品 新诗二首 佘汉武 (这是三十年前的作品,刊登于某纯文学刊物.我不与不知诗为何物.以喊丫口口号的格律溜为正能量又自诩为诗人的人交流.我非诗人,但是我懂得于诗以尊重) 灯下读唐诗 灯下 ...
-
明代不出名诗人一首诗一读则改容,再读则下泪,三读则断肠
中国是诗的国度,千百年来,诗歌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有一类诗歌,能够触动读者心灵,深入读者的内心世界,读后感人肺腑,令人泪流满面."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是令人泪下的旷世 ...
-
小满时节读唐诗,简子故事之二
小满时节读唐诗,简子故事之二
-
读唐诗有感:诗歌的灵感在于随性,平静是生命最终的归途
读唐诗有感:诗歌的灵感在于随性,平静是生命最终的归途
-
换个姿势读唐诗 天才不一定是全才 文品也不等于人品
读懂古诗词,先得读懂古诗人. 但今天的我们,看待历史人物,却掺有太多主观情绪,习惯以偏概全,喜欢先入为主,最容易犯的,就是以下三种错误: 一是以今天的标准评价古代的诗人. 郭沫若曾写过一本书,叫< ...
-
用普通话读唐诗,为什么有的诗不押韵
中国是诗的王国,自<诗经>开始直至今日,历代产生了千百万首诗歌,广泛传诵,历久不衰,成为民族的瑰宝.在唐代,各种诗体百花争艳,蔚为大观.我国古代的诗歌都是押韵的,构成了令人赞叹不绝的声律美 ...
-
读唐诗,品人生,都在这句“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诗词之所以被人们口口相传,不仅因为其在文学艺术上绝高的造诣,更和其蕴含的人生意味密切相关. 君不见李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写月的永恒反衬人的短暂:"人生到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