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入水乡深处的倾城之恋

安冬悦
以温情的笔触,抵达心灵的远方。

缘起,纵然隔着千山万水,亦能在时光的某个转角不期而遇。无需言语,只一个眼神交汇,便将整颗心毫无保留地交付。
缘灭,即便同在一片天空下,也会命定般失之交臂。再见时,早已不复从前……
01
一部由电视剧改编的同名小说——《似水年华》,以优美细腻到极致的笔风,讲述了一段似梦似幻的爱情童话。
说是童话,却没有“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圆满结局。
于是,浪漫唯美的爱情因为缺憾,幻化成一道美丽的伤,印刻在读者心上,久久不能释然……
故事缘起于一个古朴、幽静、安详的水乡小镇——乌镇。
男主文是个儒雅的,书卷气息浓郁的男子。
他从水巷里一只古旧的乌篷船上缓缓走来,通过他的视角,乌镇的全貌,以及乌镇人的日常生活景象,全都尽收眼底。一切是那么的祥和,那么的亲切……
文曾在繁华的都市里浮浮沉沉,许是身心疲惫,许是骨子里本就向往宁静和自由,所以他回到了乌镇。
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是符合文的性格和气质的,只是这单调重复的生活也有令他忐忑不安的时候。在他内心深处有种甜蜜的忧伤,仿佛期待着什么。
期待着什么呢?一开始文自己也不清楚,但是后来他知道了,他的怅然源于日子平淡、内心空芜、灵魂孤独,他期待奇迹的发生,渴望相契的灵魂,向往刻骨铭心的爱恋。
从文身上印证了一个事实,越是表面平静理智的人,内心越是偏执狂热。这在他遇到女主英之后,开始逐渐突显出来。
英,来自遥远的台湾。她气质出众,干练,是台北著名的时装设计师。她去过很多地方,且每个地方从来只去一次。唯有乌镇,这梦境般的江南水乡让她破例了。
英初次来到乌镇,就被水乡小镇的幽静古朴深深魅惑,宁静深邃的东山书院更令她充满好奇。在书库一排排高大的书架前,她与文不期而遇。
“两人的目光奇迹般偶遇在这古老小镇的古老书房里,久久地,竟谁也没有移开……文就这样看见了英罂粟般灿烂的眼睛。两人都不会知道,这几乎是一次致命的邂逅……四目相对,陌生而又熟悉,仿佛陷于一场魔咒,又仿佛五百年修得的一次邂逅,两人都被对方牢牢地的吸引住了,无法开口,时空凝滞……”
文和英初次见面时并未说一句话,但再次碰面时,彼此都有一种莫名的喜悦,又都各自掩饰着内心涌动的情愫,故作轻松地平静地交谈。
彼时,文和英都已是三十来岁的人,也都各有各的情感经历,但在喜欢的人面前仍会这样手足无措,倒真可爱得紧。
乌镇是文土生土长的地方,英是乌镇的匆匆过客,如此短暂的交集纵然怦然心动,也不可能有什么海誓山盟。事实上,他们连一句表白的话语都没有。
英在离开乌镇的前一天晚上,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忧伤。她怎么也无法入睡,索性走出房间,一个人漫步在冰凉如水的夜色里。也许真是命中注定,或心有灵犀,文恰好也一个人在街上漫步。
又一次不期而遇,却像是早就知道对方会出现似的,双方都并不十分惊讶,只相视而笑。简单寒喧后,谁也不知再说点什么,只好什么也不说,就静静地并肩而行。当英刚要开口说话时,文立即就知道了她要说什么。这份默契不是巧合,而是真正的心意相通。
那一夜,关于“陌生人见面总要说天气”那段有趣的对话,每次想起都会情不自禁将嘴角轻轻上扬;那一夜,逢源双桥上彼此隔栏相看的一幕,几乎可以感受到对方狂乱的心跳;那一夜,分别后又同时不顾一切地寻找对方,然后一起饮酒到天明。不谈情,不说爱,只在临别时紧紧相拥……
02
乌镇还是原来的乌镇,文却不再是原来的文,尽管看上去一切如昔。
英从乌镇回到台北,仿佛是从梦境回到了现实。然而,回来的只是人,她的心、她的情,却都遗落在了遥远的水乡。
不过,这是她后来才觉察到的。刚开始,她并未意识到这场遇见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什么影响。她和文一样,一样按部就班地过着属于自己的现实生活。
英的未婚夫雄是个事业型男人,十分忙碌,很少有时间陪伴英。而且,他一直坚持自认为最好的爱的方式,却忽视了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尽管英和雄相处了十几年,但他们终究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既然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为什么还能在一起这么久呢?
其实,这类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十分普遍的。没有多么复杂的原因,只是习惯了。
如水的日子缓缓流淌,刻骨的思念悄悄蔓延。英再次来到乌镇,是为了寻找一个答案,为了理清自己的思绪。
逢源双桥上,文和英再次邂逅。四目相对的瞬间,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内心波涛汹涌,表面云淡风轻。异口同声那句“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蕴藏着多少相思,多少柔情?
“英和文并排走着,没有距离,她身上穿的是文的大衣,整个人显得更加娇小,楚楚怜人……他们几乎不说话,可是那沉默里,已不再隐藏隔阂与委屈,倒是有了许多和谐与默契,就这样一路来到书院。短短一段路,仿佛走了一辈子,两个人多么希望就这样一直走下去,彼此依偎,相亲相爱,永远不分离。”
多么浪漫美好的画面,如梦似幻,令人心醉。然而,梦境再美,终有醒来的时候。
当爱情达到一定程度,就必须要有一个结果。文说等英,等英做出选择。
英又走了。这一次她什么也没留下。临别时,文问:“还会回来吗?”英没有回答,正是这份沉默,将她内心的纠结、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被现实割断的爱,不会因时间和距离而停止。爱一直深埋于内心,甜蜜而忧愁,幸福而沉重。
英总在黑夜里,一个人站在台北艺术学院的山顶遥望远方。她向流浪歌手倾吐自己的心事,向陌生男孩寻求解决困惑的办法。
最后,用抛硬币的方式来决定命运。命运让她去远方看他。于是,英第三次来到乌镇。
“你来了?”
“我刚到。”
“我知道你会来。”
“我知道你知道。”
这一次,他们许下了爱的承诺,立下了幸福的约定。然后,英回了台北。文在乌镇等待,等待英处理好一切事情,等待英归来……
文和英的缘分,至此算是走到了尽头。命运安排他们越过千山万水相遇相知,却没有安排他们朝朝暮暮长厢厮守。
英的父亲去世;英病倒,昏睡数月;雄破产。一系列变故,让桑田变沧海……
最后一次见面,仍是在乌镇。她孤注一掷千里迢迢来找他,他却已有了爱人。他们,终是错过了。
“一天一朝夕,朝夕一万年。酒,终于喝光了。泪,终于流干了。人,也终于该分手了。她说,一切都结束了。他说,一切都结束了。”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逢源双桥上,一盏灯,两个人。”
“英平静地走过桥的这一头,一直向前,一直向前,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回来。”
“文平静地走过桥的那一头,一直向前,一直向前,走进书院,再也没有出来。”
03
文和英的爱情,美得惊艳,痛得刻骨。读时为之感动,也为之伤怀,但更多的却是对人性,对生活,对情感的思考。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之本性。生活的本质,却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梦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很容易让人对新鲜事物或变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滋生特殊的情感。
譬如,文和英的相遇,是彼此平静生活中一次美丽的意外。因为新奇,所以相互吸引,并滋生出爱情。
爱情,是所有情感中最绚丽,最梦幻的。一旦陷入其中,往往会忘记生活的本质,忽视许多客观存在的现实的东西。
为了爱情,不顾一切;以为爱情,可以胜过一切。直到历尽挫折,深受打击,才渐渐明白,爱情原来只是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尽管内心为之千回百转,生活依然是生活,简单纯粹,宁静朴素。
可是,不经历一场轰轰烈烈刻骨铭心的爱情,又怎会甘心于平淡如水的现实生活?不经历挫折与失败、疼痛与悲伤,又怎会懂得珍惜所拥有的幸福?
《似水年华》里,除了不同形式的爱情,还有亲情友情也让人倍感温馨。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都让人印象深刻。
只是,最喜欢的还是文和英,以及他们之间这份唯美而又伤感的爱情。
现实中,有许多爱恋,也是这般情深缘浅,最后都付诸于逝水流年。但不管结局如何,至少深深相爱过,人生已无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