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觉悟的人,会悟透两条天机,往往福泽深厚

庞蕴居士有一首玄机无限的禅诗:取空是取色,取色色无常。 色空非我有,端坐见家乡。

什么意思?我大体讲一下:如果否定存在,就是执着于另一种存在;如果肯定存在,存在的一切却时刻都在变化。要知道,一切存在的物质现象和精神活动,都并非出自“本我”,完全是因缘和合的假合之相,其实与我并无关系,不执色空,不否定存在,也不攀缘一切物质现象,才是般若智慧。

结合庞蕴居士的另一句: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更容易心领神会。

一个人心内的世界丰富多彩,往往波澜起伏,可那些并非你的真心,不要贪求,也不必排斥,安住本心,让智慧觉醒,福报也就不请自来。

一般而言,真正觉悟的人,会悟透两条天机,往往福泽深厚!

一、任何结果都绝非偶然,事出必有因,有因必有果

从前有一个书生,和他的未婚妻相恋数年,感情非常好,两人约定,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可是到了那一天,未婚妻却不辞而别,不久,传来未婚妻嫁给别人的消息。

书生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怎么也想不通未婚妻为何这样对待自己,忧伤难过,一病不起。

有一位道士路过此地,听说了他的事,专门来看望他。

道士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给书生看。书生看见一片茫茫大海,在海滩上,躺着一句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

这时候路过一个男子,看来一眼女尸,急匆匆地走了。没过多久,又路过一个男子,脱下自己身上的衣服,给女尸盖上,然后也离开了。

时间分分秒秒地过去,眼看到了日落时分,这时候,走来一名年轻男子,男子看了看女尸,找来工具,在旁边挖了一个坑,把尸体掩埋好,这才离开。

僧人对书生说,那具女尸,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不过是还你一份情而已,可是她最终要报答和陪伴一生一世的人,却是那个把她掩埋的人。

书生闻听,恍然大悟,我付出没有那么多,自然得到的就有限,有什么好抱怨的呢?想通之后,身上的病也不药而愈。

正所谓:若无前世相欠,怎会今生相见,皆因付出有限,何必惆怅缘浅。

不仅仅是感情方面,所有那些与我们擦肩而过的东西,都是缘分不够的缘故,而之所以缘浅,归根结底是我们自身付出没有那么多,做得不够好,又何必怨天尤人呢?

二、既来之,则安之,生命因悠然美好

有一天,苏东坡和好朋友佛印在杭州游玩,走着走着,两人的面前出现一座峻峭的山峰,苏东坡就问佛印:“这是什么山?”

佛印答道:“飞来峰。”

苏东坡说:“既然飞来了,何不飞去?”

佛印说:“一动不如一静。”

东坡又问:“为什么要静在这里,而不在别处?”

佛印说:“既来之,则安之。”

生命中一切既成事实的东西,都是上天给我们的赐予,无论是否称心如意,都是因果规律下的必然,既然已经这样,就绝不会是那样,既然已成定局,何不欣然接受?

与其惆怅山峰挡了去路,不如就在此驻足停歇,登高远望,欣赏美景。当你以一份安然自在的心境去体验生活,就会发现:悠闲与美好,无处不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