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殇
梅 殇
郭广华
她,本姓为江,祖籍福建,生长于悬壶济世的医道世家。她,天资聪颖,九岁能背《周南》《召南》,十四岁能吟诗作赋,自比晋朝才女谢道韫。她还有一大嗜好——喜爱梅花。其父爱女心切,曾派人去江浙山中遍寻古梅,采来种植在自家庭院,并在她居室的匾额上题了“梅亭”二字。她每日起居睡卧于梅亭,早晚赏玩梅花,自号梅芳,写诗赋文,自得其乐。
在梅花熏陶下,她烙下了梅的气节,高雅娴静,飘逸俊秀,清丽可人。远近年轻人都感叹道:“不知谁家儿郎有此福气,能够娶得梅芳为妻,真是三生有幸啊!”
唐开元中,太监高力士自湖广历两粤为玄宗选美。到达闽地后,探听到江家有女清丽绝世,便以重礼相聘,携梅芳回长安。
梅芳入选唐宫后,深得明皇宠爱。明皇怜爱她对梅花的特殊感情,特赐名为梅妃。明皇常对梅妃说:“朕每每为政事所困,头痛病发作之时,看见梅花盛开,清香扑面,凉爽宜人,心情也就舒畅了。而你梅妃也是花容月貌,惹人怜爱,真是难得的佳人。”这时,梅妃淡然一笑:“谢陛下抬爱,但贱妾深知青春难以永驻,花儿易受摧折,怕的是梅花凋落月亮残缺的一天……”听完梅妃的一段话,明皇就信誓旦旦地对天表示自己的痴心,梅妃却仍以淡笑应之。
后杨贵妃入宫侍奉明皇,二人一个新宠,一个旧爱。明皇对二人爱不释手,但两个女人之间却免不了争风吃醋。
一次,明皇又想在二人之间左右逢源,但无济于事。明皇无法,便说道:“梅妃诗才出类,杨妃音律拔萃,你俩就作首诗看吧!”于是梅妃写道:“撒下巫山下楚云,南宫一夜玉楼春。冰肌玉貌谁相似,锦绣江天半为君。”杨妃一看,觉得首句是骂自己原为寿王妃而转为贵妃,第三句骂自己身体肥胖。与之针锋相对作了一首绝句:“美艳何曾减却春,梅花雪里笑天真。总教借得春风早,不与凡花斗邑新。梅妃暗想第二句是在骂自己身体像豆芽,第四句讽自己时过境迁已失宠”,真是诗中藏“天真”。明皇连连称赞二妃有诗才,不相上下,二妃却不领情,不欢而散。没过几天,梅妃就被杨妃说了坏话,搬到上阳宫去了。
梅妃闲置翠园,后明皇三次召见,不奉。明皇以珍珠一斛赐梅,梅不受,将珍珠原封退还,献一首诗曰:“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梅妃居然敢说“不”,足见其特行独立,令人刮目相看。
公元755年12月,安史之乱爆发。至德元年六月十三日,黎明,玄宗只与杨贵妃姊妹、皇子等从延秋门出走。被困于冷宫的梅妃,被弃之不顾。后梅妃不幸死于乱军之手。
这正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郭广华,宁阳八中语文教师,喜欢写点东西。曾在《小说月刊》《金山》《新故事会》《剑南文学》《华文小小说》《幽默讽刺 精短小说》《小小说家》《小小说大世界》《陶山》《茉莉·精短小说》《水月北湖》《喜剧世界》《羊城晚报》《检察日报》《内蒙古日报》《京华时报》《今晚报》《昆山日报》《洛阳晚报》《中山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500多篇。
郭广华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