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认内外发热证至要约言
相关推荐
-
《本草精荟》:和解退热:柴胡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和狭叶柴胡的根或全草.主产于辽宁.黑龙江.湖南.山西等地.有北柴胡与南柴胡之分,以北柴胡质量为佳.常生用.酒炒或醋炒. 一.功效应用 柴胡味苦.辛,微寒.气味俱轻,禀少阳升发之气. ...
-
外感表解而热不退医案 – 经方派
贺某,男,8岁,初诊日期1965年10月23日,感冒发热一周,每日上午11点半出现发热(T38℃左右),汗出,至夜12点后烧自退,饮食精神好,大便隔一二日一行,他无不适.舌苔白润,脉虚数. 辨六经为太 ...
-
毛德西十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
十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 1.甘草干姜苓术汤治疗肾着病 治验: 男性,46岁.适逢初冬,驱车外出(脚踏车),汗透内衣,遂敞胸露怀,迎风狂奔,不料当晚洗后即觉腰痛,初不在意, ...
-
毛德西十一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
十一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方治验 1.甘遂半夏汤治疗久泻不止 治验: 女性,32岁.因产后缺乳,食用民间验方(红糖.蜂蜜.猪油各四两,混合温服)后即患腹泻.经诊断为"胃肠神 ...
-
『名医经验』刘启廷经验方解读发热证治十三法
普通感冒发热 感冒发热,证见畏寒发热,鼻塞流涕,头痛,全身关节酸痛,皆因风寒乘虚侵袭人体,寒盛生热.如<伤寒论>所言:"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明代医家张介宾认为: ...
-
【医案】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治疗发热证验案精选
额度30万,无需收入证明,在线就能办理,还能免费分期 广告 刘渡舟教授 导语 发热作为<伤寒论>的常见症状,极易出现在各种病因所致的伤寒温病中.无关乎年龄.季节.病因的不同,都可出现发热的 ...
-
归脾汤治疗内伤发热血虚发热证
归脾汤 <重订严氏济生方>:归脾汤 处方白术 茯神(去木)黄耆(去芦)龙眼肉 酸枣仁(炒,去壳)各30克 人参 木香(不见火)各15克 甘草(炙)7.5克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 ...
-
补中益气汤治疗内伤发热气虚发热证
<脾胃论>卷中:补中益气汤 处方黄耆 甘草(炙)各1.5克 人参(去芦)0.9克 当归身0.6克(酒焙干或晒干)橘皮(不去白)0.6-0.9克 升麻0.6-0.9克 柴胡0.6-0.9克 ...
-
金贵肾气丸治疗内伤发热阳虚发热证
肾气丸 别名八味肾气丸(<金匮要略>卷上).崔氏八味丸(<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附方).<金匮>肾气丸(<内科摘要>卷下).桂附八味丸(<医方集解 ...
-
丹栀逍遥散治疗内伤发热气郁发热证
丹栀逍遥散 处方逍遥散加丹皮.山栀. 功能主治疏肝解郁,健脾和营,兼清郁热.主肝郁化火,潮热颧红,月经不调,少腹胀痛,经行乳胀,崩漏,带下. 用法用量水煎取汁,分2次服,日服1剂. 摘录<方剂学 ...
-
血府逐瘀汤治疗内伤发热血瘀发热证
血府逐瘀汤 处方当归 生地各9克 桃仁12克 红花9克 枳壳 赤芍各6克 柴胡3克 甘草3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牛膝10克 药理作用1.29,对微循环作用的观察表明,消化道给药后,能明显改善 ...
-
各类发热证:阳虚、阴虚、气虚、外感、瘀血、痰湿
因阳气虚衰而致格阳.戴阳证的真寒假热症象. 中医学认为,人体由 阴阳两方面组成.阴是指人体的精血津液等物质基础,阳是指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在正常情况下,阴阳相互依存,维持着动态平衡.如果阴阳的这种平衡 ...
-
肝病发热证治
04 在肝病过程中,有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严重影响着肝病的恢复.其中高热多见于急性肝病,低热多见于慢性肝病,尤以青年女性为多见.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肝病发热有了点滴认识,今将其证治简述于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