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要的是纯纯的爱

90后的婚恋观

2015年,我参加了5场高中同学的婚礼,

跟我一样,他们也都是90后。

当我还在谈论婚恋观的时候,

我的伙伴们已经投入到了这场人生最重要的“实践”中去了。

有关爱情与婚姻,

言语理不清,

数据,或许可以说清……

对纯粹爱情的积极向往

90后大学生对爱情非常渴望。调查显示,在90后大学生对一生最大幸福的界定中,“得到真正的爱情” (14.9%)和“个人事业成功”(32.7%)、“生活平静、平安”(16.7%)同列前三。同期调查显示,有近七成的大学生相信“世上有真正的爱情”,奉行真爱至上。而且大部分90后看性爱与精神之爱时趋向传统,追求“性爱必须与精神之爱统一”,这是一种对纯粹爱情的追求。可以,90后对于爱情整体上是一种积极的态度,而且认识相对是比较传统的,还没有受到世俗社会的影响。

但在同性恋的态度上,90后的观点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分化。男大学生主要认为“同性恋变态,不能接受”(60.9%),相反,90后女大学生则对同性恋接受度较高,主流认为“完全可以接受,社会也应该接受”(61.8%)。

婚姻与爱情界限清晰

近年来,随着婚姻成本和离婚率的攀升,80后等年轻人的婚恋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奉行“爱情是浪漫的事,婚姻是世俗的事”。90后婚姻观念相对保守,认为“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才能结婚”(59.9%),接受“裸婚”的仅为三成(29.9%),90后的恋爱和结婚条件界限清晰。

90后的爱情观中又比较坚持自我,反对与婚姻捆绑的爱情,坚持爱情是婚姻的唯一基础,有45.2%的90后认为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就应当结束”。同时,90后也坚守婚姻中的契约精神,承担婚姻责任,认为“婚姻意味着爱和责任,离婚是不负责任的表现”(41.6%)。

适婚年龄推迟到28岁

从第五次和第六次的人口普查数据看,中国男性的平均结婚年龄推迟了1.4岁(由25.3岁推迟到26.7岁),女性的平均结婚年龄推迟了1.5岁(由23.4岁推迟到24.9岁)。

根据零点对90后大学生的调查,90后认为自己适合结婚的平均年龄为27.9岁,其中男生平均适婚年龄是28.8岁,女生则平均为27.2岁。总体而言,超过7成的90后大学生认为自己适合结婚的年龄是26-30岁。

整体来说,中国人的婚恋观经历了由压抑到自由、从单一到多元的变化。90后适逢其会,但同时90后的婚恋观深受当前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90后在追求爱情的同时,开始衡量物质和爱情,考虑结婚压力,这也从侧面上反映了90后大学生理性成熟的婚恋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