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故事:滕薛争长
相关推荐
-
周黑肩
<史记·周本纪>记载:二十三年,桓王崩,子庄王佗立.庄王四年,周公黑肩欲杀庄王而立子克.辛伯告王,王杀周公.王子克奔燕.译文:周桓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97年,)桓王死后,庄王继位.周庄王 ...
-
战国时期君和侯有何区别?如商君、武安君、穰侯、文信侯等?
"侯"与"君"都是古代爵位的一种,不过二者在秦朝之前的战国时期有着很大的区别."候"一般就是指侯爵的意思,是中国先秦时代的产物,是周朝天子分 ...
-
战国期间的小国消亡史(上):卫懿公因鹤亡国
我们知道,战国时期有七雄,上一篇文章讲到还有个号称"第八雄"的中山国.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小国家,比如鲁国.卫国.郑国.宋国.薛国.滕国.邾国(邹国).越国.巴国.蜀国等等.中山国被 ...
-
为何楚国很早称王,其他诸侯国只称公侯呢?了解楚国历史就明白了
周武王姬发在灭亡了商纣王之后,建立了西周王朝,随后大封天下诸侯以建国,分封制成为周朝的基本国策,在当时只有周天子才能称王,诸侯国的国君有五种爵位,分别是:公.侯.伯.子.男,根据周朝的制度,公爵与侯爵 ...
-
同事们都不爽领导,为何没人敢显露出来?如果显露出来说明没上道
[参考书籍]<左传> [译文]宋殇(shāng)公不去朝见周桓王(姬林).这时郑庄公正担任周桓王的左卿士,于是用天子的名义讨伐他.郑国进攻宋国.宋国由于被攻外城那次战役对隐公不满,不来报告 ...
-
诸侯史话番外篇二:一则不太常用的成语,竟源于聚会上的一场争斗
经历了隐公十年一系列的诸侯国大会战以后,在下讲故事的进程也推进到了鲁隐公姬息在位(或者说在世)的最后一年.只不过,姬息的离世要发生于该年的年底,咱们才刚刚进入隐公十一年,暂时还不需要开启如此沉重的话题 ...
-
郑国史话十六:庄公帮盟友“欺负”邻居,却惹祸上身得罪了周桓王
此前的"秦国史话",在下给大家讲述了秦宪公替晋国嫡系一族撑腰,攻打曲沃派"盟友"芮国的故事.虽然,在与东部诸侯的第一次交锋中,秦国以失败而告终,但秦宪公最终也达 ...
-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山东篇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分封的诸侯国各自为政,战乱不断,形成了事实上的大分裂局面. 春秋时期诸侯国地图 据统计在整个东周时 ...
-
宗成读《春秋左氏传》第17集
转载请说明出处 每周坚持原创 用不同的经度突破思想的维度 设若鲁隐公做曹操,如何?奈何他选做周公,不得!今天的文章有点长,阅读时间约10分钟. 1/4 原文 <经>十有一年,春,滕侯,薛侯 ...
-
有仇必报的战略家——郑庄公
有仇必报的战略家——郑庄公